2023中醫能治療萎縮性胃炎嗎 胃炎種類及癥狀表現中醫
胃炎可以分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兩種,前者的癥狀比較明顯,一般會引起嘔吐,腹痛。后者病情就比較緩慢。但是前者是比較好治療的,非常有可能康復。但是若沒有進行正確的治療,會發展成慢性胃炎,就只能忍受它給我們帶來的不適了。
中醫治療
胃炎的病因病機,有飲食不節,戕傷中州;或外邪內侵,損及脾胃;或憂患郁怒,肝失疏泄,橫逆犯胃,以及稟賦不足,脾胃虛弱等。其病在“胃”,但與“脾”、“肝”、“腎”關系密切,病機特點是虛中夾實。
1.辨證分型
【辨證】虛寒挾熱。
【治法】溫中補脾,清熱理氣。
【方名】胃炎驗方。
【組成】太子參10克,吳萸3克,焦梔仁9克,枳殼9克,木香9克,薤白9克,香附9克,炒神曲9克,炙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拔罐治療法
選穴:中脘(臍上4寸)、梁門(中脘旁開2寸)、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外1橫指)、三陰交(內踝上3寸,脛骨內側面后緣)。[1]
手法:取刺絡留罐法,先用三棱針在中脘,梁門穴進行點刺,然后用貼棉法,即用約1厘米見方的棉花,浸沾少量酒精,在罐內壁中段繞一圈后(但棉球浸沾酒精不宜太多,以免流至罐口引火燃燒,燒傷皮膚),將罐吸拔在點刺的穴位上,留罐10分鐘。再在病人足三里、三陰交穴位吸拔單純罐,留罐10分鐘。每日1次。
針灸治療法
主穴:足三里、內關
1.寒邪凝滯:
【診斷要點】 胃痛暴作,痛勢較劇,得溫痛減,遇寒痛增,口和不渴,喜熱飲;苔薄白、脈弦緊。
【處方】中脘、梁丘
2.飲食停滯:
【診斷要點】 胃痛,脘腹脹滿,噯腐吞酸,惡心嘔吐,吐出不消化食物,吐后或矢氣后痛減,口氣重濁,大便不爽;苔厚膩,脈滑或弦滑。
【處方】 中脘、天樞
3.肝氣犯胃:
【診斷要點】 胃脘脹滿,脘痛連脅或痛無定處,噯氣頻繁,每因惱怒、郁悶發作或加重;苔薄白,脈沉弦或沉細。
【處方】 期門、陽陵泉
4.濕熱中阻:
【診斷要點】 胃脘灼熱脹痛,得食則重,甚食入即吐,泛酸嘈雜,口干口苔,口氣重濁;舌紅,邊尖尤甚,苔黃膩,脈滑數。
【處方】 內庭、厲兌、陰陵泉、三陰交
5.胃陰虧虛:
【診斷要點】 胃脘隱痛,嘈雜似饑而不欲食,口燥咽干,大便干結;舌紅少津少苔,脈細數或弦細。
【處方】 中脘、三陰交、內庭
6.脾胃虛寒
【診斷要點】 胃痛隱隱,喜溫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減,納呆神疲,或泛吐清水,畏寒肢冷,大便溏薄,甚黑便;舌淡或胖大,苔白而滑,脈細弱或遲緩。
【處方】 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
其它療法:
耳穴貼壓:胃、脾、肝、交感、神門
皮膚針:取穴:第6-12胸椎兩側足太陽膀胱經背俞穴,上腹部任脈及足陽明胃經。方法:自上向下依次叩打,急性胃炎宜重叩至皮膚隱隱出血為度;慢性胃炎手法較輕,叩至皮膚潮紅即可。每日或隔日一次。
家庭護理
1.家庭用藥
(1)上腹痛可用顛茄片8毫克(1片),每日3次,或者用阿托品片0.3毫克,每日3次;胃復安片0.5毫克,每日3次;猴頭菌片3片,每日3次,口服。
(2)胃酸增高者可給氫氧化鋁膠液10毫升,每日3-4次,復方胃舒平片2片,每日3次,口服。
(3)如系胃酸降低者可結0.5%的稀鹽酸或胃酶合劑10毫升,每日3次,口服。
(4)抗菌治療:可選用鏈霉素片0.5克,每日2次口服(應先做過敏試驗),慶大霉素4-8萬單位,每日2次肌肉注射,黃連素片0.3克,每日3次口服,痢特靈0.1克,每日3次口服,土霉素0.5克,每日3次口服。
(5)萎縮性胃炎有貧血者可給予硫酸亞鐵0.3克,配維生素C0.1災,每口3次口服,同時服用葉酸片及注射維生素B12。
2.營養和飲食
飲食上以食用質地較柔和,質量高,易消化的食物為原則。以下幾種食物療法供選用:糯米粥:糯米紅棗粥;豆漿;糖密紅茶飲;醋浸生姜飲(治療萎縮性胃炎效果尤佳);羊奶煮沸,每日2次,每次1-2杯。
食療
胃酸過多在胃內發生腐蝕作用,會出現吞酸、反胃、吐酸的現象,甚至造成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的嚴重后果,是不可忽略的。其醫療方法,一般是復用堿性藥物,如小蘇打等,但中和的效用只能暫時相安,不久胃酸又要分泌過多,若用堿性藥反復中和,更能引起胃酸大量分泌,無異火上加油,另外,也有人加入甘草汁飲用,而近來發現,服用甘草汁過多,會有血壓升高與尿量增加的副作用,所以還是不用較佳,食療不失為一種較安全的療法。
胃炎若治療的不及時,是可能導致很多的并發癥的,我們所知道的胃出血就是其中的一種。重者或經常發生昏厥,四肢無力,眼前發黑,嚴重的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胃炎也是有可能發展為胃潰瘍,這種疾病與胃痙攣一下,都是需要及時治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