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風的原因及解決方案 導致中風的原因有哪些
卒中是醫學上的用詞,也就是大家日常生活中所說的中風,幾乎每天都會有很多的人患發中風疾病,據專家介紹,在眾多的疾病中,普發人群最廣的要數中風,那么相信大家對于中風的引發原因還是相對比較陌生,今天主要為大家介紹一下引發的原因和應該采取的有效措施。
專家指出,患者和家屬應注意卒中的3大關鍵因素:
關鍵因素1:6小時
我們發現大部分患者到醫院的平均時間是20個小時。83%患者發病時大都是在家里,當時沒有其他家人發現,他以為手麻沒勁而已,也不知道是卒中,所以到醫院時就為時已晚了。
搶救腦中風的關鍵在于時間。缺血性腦卒中治療的時間窗非常窄,搶救治療用藥有兩種:一種是溶栓,一種是抗血小板。溶栓要在3小時或者4.5小時之內,故一定要讓患者盡量在6小時之內到達醫院。能夠及時到達醫院的患者非常少,大概90%~95%以上的患者沒有得到溶栓治療。專家說,延誤時間的主要原因是院外以及院內的耽誤。
家中老人若突發腦中風,家人該如何搶時間呢?
專家建議,除緊急打120送其就醫外,應當采取如下一些措施:
讓患者保持安靜,完全平臥。在急性期內盡量不要搬動患者,不要進行非急需的檢查。因為此時患者體位的改變可能促使腦內繼續出血。
另外,要保持呼吸道通暢。應先松開患者上衣的紐扣和腰帶,有假牙者也應摘出假牙,并將患者頭側向一邊,這樣可以保持呼吸道通暢,嘔吐物不易吸入到氣管里,頭位可稍低,不宜給患者灌藥。
關鍵因素2:CT
“另一個關鍵問題是要將患者及時送到有條件的醫院,正確的醫院。”專家強調。什么叫有條件、正確的醫院?專家表示,有條件的醫院就是有急診CT的醫院,有神經專業人員的醫院。
所有的卒中患者都應該進行CT,如果不能做CT就不能確定患者是腦出血還是梗死,患者就不能溶拴,不能溶拴將會錯過一個非常及時有效的療法。
有些時候還需要做磁共振(MRI),MRI的敏感性要比CT強,有些病人的中風癥狀很輕微,甚至消失(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CT也暫時沒有表現,因此患者就要做MRI。尤其在發病前期,MRI的敏感性要比CT強。
關鍵因素3:二級預防
大量的臨床研究發現,卒中的危險因素分為可干預的和不可干預的。不可干預的危險因素包括性別、年齡、種族、家族史;可干預的危險因素包括少動、肥胖、脂代謝異常、吸煙和高血壓。有效預防卒中的復發和再發,卒中二級預防十分重要。
通過以上文章,相信大家對于中風引發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對于在中風發作的時候應該采取的措施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只有如此,一旦遇到患者病情發作,你都不會手足無措,能夠根據以上的知識對患者采取有效的措施,減低中風給患者帶來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