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語言發育遲緩康復訓練多久有效果 3歲語言發育遲緩一對一訓練視頻
孩子的生長也是有規律的,如兒童的語言表達能力,一般情況,孩子長到二三歲就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愿,但是有些孩子的語言能力發育比較遲緩,家長朋友看著也是非常的著急,那么對于語言能力發育遲緩的孩子,家長該如何定制出一套教育方案呢?
語言發育遲緩“根”在哪兒?
發育性語言障礙發病原因目前尚無定論。有專家認為與遺傳因素有關;也有專家認為是在大腦發育過程中,生物學因素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在孩子發育早期存在家庭心理環境、語言環境和教養方式不良等現象,也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兒童語言能力發育遲滯。
父母該做些什么?
判定一個孩子是不是患有發育性語言障礙,必須經過心理學專家的診斷,否則絕不能給孩子貼上類似的標識。對這些兒童的治療應以言語訓練為主,而且越早越好。可以如何改善:
1、激起孩子說話的欲望
讓孩子開口說話的最有效辦法是父母創設一個談話和交流的氛圍,利用任何可能的機會不停地和他說話、用他能聽得懂的語言為其講故事,即便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只是父母的“一言堂”也要堅持。和孩子說話的時候,爸爸媽媽不妨見機行事,啟發、誘導、提問,設法讓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他對你的努力有所回應,用支離破碎的語言加上肢體動作和面目表情傳達出他的意思,及時送上你熱情的鼓勵是對他的最大支持,使他得到語言表達的滿足感,產生說出個人想法的欲望。對這些孩子,父母先不要在意他說得好不好,也別急于糾正他語言中的毛病,培養起來他說話的自信心、使之體驗到表達的喜悅比什么都重要。
2、個性化訓練循序漸進
對孩子的言語和閱讀訓練是一對一的,如對感受性語言障礙者,重點在于訓練對語音的理解、聽覺記憶及聽覺知覺等。對表達性語言障礙者,重點在于訓練他模仿別人講話。無論對哪一種語言發育遲緩兒童的教育訓練,父母都應積極主動地參與其中。具體的做法是將擬訂的教育計劃分成幾個小單元,分段進行,以便容易學會,增強孩子學習的信心。對那些語言表達和閱讀上有困難的孩子,爸爸媽媽可以借助講故事書的方式或設置一個特定的情景,反復教孩子認讀筆畫、發音簡單的字、詞,讓他們慢慢地辨認、熟悉、理解、記住這些詞的發音和含義;隨后過渡到比較難的字、詞語;然后再開始給他講解一個個短句、長句的意思及相應的故事內容。如此一步步地訓練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父母的貪多圖快和急躁情緒只能是欲速則不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