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乙狀結腸癌根治術后需要化療嗎 乙狀結腸癌根治術最新醫療信息
乙狀結腸癌屬于結腸癌,是一種惡性度較高的腫瘤。以60~70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男女之比為2~3:1。早期不易發現,多數患者就診時往往已是中晚期。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乙狀結腸癌根治術主要用于控制腫瘤發展惡化。根治術后病人的總5年生存率約50%。腫瘤限于黏膜(Dukes A期),5年生存率80%~90%。腫瘤突破腸壁無淋巴轉移、無遠處轉移,5年生存率60%~70%。局部淋巴結有轉移,5年生存率30%。有遠處轉移,5年生存率<5%。為提高切除率,降低復發率,延長患者生存期,還需要輔以化療、免疫治療以及其他支持治療的綜合方案。
手術方法步驟
1.切口及探查:下腹部正中切口進腹。先判斷腸襻切除范圍,結腸血供比小腸差,保證吻合口安全性的關鍵問題在于吻合口腸襻血供滿意、吻合口無張力和吻合口密封滿意。
2.結扎、切斷腸系膜血管。
3.游離并切除乙狀結腸腫瘤。
4.將健全的降結腸與直腸靠攏在一起,用手工縫合或機械吻合器完成吻合。
5.吻合完畢后,仔細檢查吻合口血供情況、有無出血和密封情況。縫合關閉腸系膜裂隙。
6.吻合口旁留置引流管。
7.依次縫合關閉腹壁各層。
注意事項:
手術縫合系膜時注意勿傷及血管。注意保護盆腔植物神經,保存性功能、排尿功能和排便功能,提高生存質量。
術后并發癥:
除一般術后并發癥(臥床后深靜脈血栓形成、切口和創面并發癥以及麻醉并發癥)和病人特異性并發癥(如: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肺部疾病等)外,早期的術式特異性并發癥是吻合口出血和吻合口漏。
術后護理:
1.注意生命體征觀察。注意引流管引流液的顏色和量,保持引流管通暢。
2.麻醉蘇醒后就可以少量飲水,一般不必留置胃腸減壓管。腸功能恢復后就可以開始進食。
3.密切觀察傷口有無滲血和感染征象。
4.注意水電平衡和營養支持。
5.留置導尿管至自己能排小便為止。
術后飲食
術后第1天可進少量水,第3天進流食,腸功能恢復后改半流食,以后根據情況逐漸改為軟食。維持水、電解質與酸堿平衡。飲食注意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