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一個月寶寶受涼后的補救辦法 11個月寶寶受涼后的補救辦法
寶寶受涼了怎么辦?寶寶受涼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爸爸媽媽護理不當引起。寶寶抵抗力底,免疫系統發育不晚上,不能很好地適應調節自身體溫,所以要預防寶寶受涼,爸媽細心呵護是關鍵。但即使再細致也會有疏忽的時候,那寶寶受涼后有什么補救辦法嗎?今天,推薦八款治療寶寶受涼的偏方,保證藥到病除。
寶寶受涼偏方:大白菜根蔥白水
原料:
蔥白一段,大白菜根1塊。
做法:
將大白菜根和蔥白切片,放在清水中煮沸。
撈出蔥白和大白菜根殘渣,把湯水晾至接近體溫的溫度后,作為飲用水喂給寶寶。
功效:
大白菜根可以清熱、解毒、止咳,蔥白發汗通陽。
大白菜蔥白水對輔助治療風寒感冒有較好的效果。
寶寶受涼偏方:綠豆湯
原料:綠豆
做法:
把綠豆提前洗凈,用清水泡一段時間。
先用大火燒開,然后調成小火慢慢煮,直到綠豆被煮開花。
晾涼后取湯汁喂給寶寶。
功效:
綠豆湯解毒熱,是寶寶夏季清熱解暑的好飲品。
另外,綠豆煮熟后沒有解藥的作用,因此,服用中藥的寶寶也可放心飲用。
寶寶受涼偏方:白蘿卜湯
原料:白蘿卜
做法:
白蘿卜切薄片,放在適量的清水中煮5~10分鐘。
撈出蘿卜片,把湯水晾至接近體溫的溫度后,作為飲用水喂給寶寶。
功效:
白蘿卜具有清熱下氣、化痰消導的功效。
對風熱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和消化不良等癥狀有較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寶寶受涼偏方:焦米湯
原料:大米若干
做法:
將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炒至焦黃。
再加水和適量的糖,煮沸成稀糊狀即可。
功效:
焦米湯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結構還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是嬰兒腹瀉的首選食品。
寶寶受涼偏方:胡蘿卜湯
原料:胡蘿卜
做法:
將胡蘿卜洗凈,切開去莖,切成小塊,加水煮爛,再用紗布過濾去渣。
然后加水成湯(按500克胡蘿卜加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后加糖煮沸即可。
每天2~3次,每次100~150毫升,腹瀉好轉后停用。
功效:
胡蘿卜是堿性食物,所含果膠能使大便成形,吸附腸道致病細菌和毒素,是良好的止瀉制菌食物。
寶寶受涼偏方:蘋果泥
原料:蘋果
做法:
取一個新鮮、質地酥軟的蘋果切成兩半,用調匙刮成泥狀即可。
功效:
蘋果也是堿性食物,含有果膠和鞣酸,有吸附、收斂、止瀉的作用。
治療寶寶受涼鼻塞偏方:腳底包姜末
原料:生姜
做法:
把生姜剁碎,燒熱鍋,隨后把姜末倒進去炒。
炒熱之后,拿兩條柔軟的布把姜末包在寶寶的腳底。
可以在寶寶睡著的時候包上去,很實用且沒有副作用。
功效:
生姜有驅寒祛濕的作用。
治療寶寶受涼感冒:牙膏
原料:牙膏
做法:
在寶寶的太陽穴、額前正中的天庭穴及鼻孔下嘴唇上的人中穴分別擠上一小段牙膏,停留10分鐘。
功效:
可以緩解寶寶受寒引起的噴嚏和鼻塞。
注意事項
1、寶寶受涼之后家長最先要做的是給寶寶做好保暖措施,不能讓寶寶受涼情況加重,甚至引起發燒、咳嗽、感冒等情況。
2、寶寶受涼的治療偏方雖然安全無副作用,但是如果寶寶受涼情況嚴重的話需要去醫院檢查,并按醫囑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