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44u"><menu id="kk44u"></menu>
  • <menu id="kk44u"></menu>
    <xmp id="kk44u"><optgroup id="kk44u"></optgroup>
  • <nav id="kk44u"><code id="kk44u"></code></nav>

    2023血壓高的護理問題及護理措施 高血壓患者如何護理

    在生活中高血壓一般在肥胖人群中高發,這要求病人平常要注意日常的飲食和作息,因為這種疾病是日積月累的,所以自己平常要加以護理,大家可以看一下關于高血壓的預防和和護理的知識。

    一、限鹽

    鹽的攝入量與高血壓呈正相關,即人群中鹽攝入越多血壓水平就越高。日均攝鹽量每增加1克,平均高壓上升2mmHg,低壓上升1.7mmHg。日本北部攝鹽量每人每天30克,結果高血壓、腦卒中發病率明顯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被稱為“高血壓王國”和“腦卒中王國”。相反牙買加某島每天攝鹽小于2克,則無高血壓的發生。

    世界衛生組織規定每人每天攝鹽量不得超過6克,這里的6克不僅指食鹽,還包括味精、醬油等含鹽調料和食品中的鹽量。平常生活中可以通過“限鹽勺”來幫助我們控制攝鹽量,沒有“限鹽勺”也不要緊,我們可以參考一啤酒瓶蓋的鹽量大概是2克的辦法控鹽,還可以采用在原來用鹽量的基礎上減少1/3~1/2的辦法。

    二、控制體重

    身體質量指數(BMI)的計算方法為:

    BMI=體重(公斤)/身高(米)2

    BMI≥25 為超重,BMI≥27為肥胖。

    三、自身預防

    ①定期測量血壓,1~2周應至少測量一次

    ②治療高血壓應堅持“三心”,即信心、決心、恒心,只有這樣做才能防止或推遲機體重要臟器受到損害。

    ③定時服用降壓藥,自己不隨意減量或停藥,可在醫生指導下及現病情加予調整,防止血壓反跳

    ④4條件允許,可自備血壓計及學會自測血壓

    ⑤隨服用適當的藥物外,還要注意勞逸結合、注意飲食、適當運動、保持情緒穩定、睡眠充足。

    ⑥老年人降壓不能操之過急,血壓宜控制在140~159mmhg為宜,減少心腦血管并發癥的發生。

    ⑦老年人及服用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末梢阻斷藥的防止體位性低血壓。

    四、適量運動

    運動對高血壓的重要性:有句話說:“年輕時,用健康換取金錢,年老時,用運動換取健康。”運動除了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降低膽固醇的生成外,并能增強肌肉、骨骼與關節僵硬的發生。運動能增加食欲,促進腸胃蠕動、預防便秘、改善睡眠。有持續運動的習慣:最好是做到有氧運動,才會有幫助。有氧運動同減肥一樣可以降低血壓,如散步、慢跑、太極拳、騎自行車和游泳都是有氧運動。

    1、進行運動的注意事項:

    ① 勿過量或太強太累,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增加活動量。

    ② 注意周圍環境氣候:夏天:避免中午艷陽高照的時間;冬天:要注意保暖,防中風。

    ③ 穿著舒適吸汗的衣服:選棉質衣料,運動鞋等是必要的。

    ④ 選擇安全場所:如公園、學校,勿在巷道、馬路邊。

    ⑤ 進行運動時,切勿空腹,以免發生低血糖,應在飯后2小時。

    2、運動的禁忌

    ① 生病或不舒服時應停止運動。

    ② 饑餓時或飯后一小時不宜做運動。

    ③ 運動中不可立即停止,要遵守運動程序的步驟。

    ④ 運動中有任何不適現象,應即停止。

    五、戒煙限酒

    2023血壓高的護理問題及護理措施 高血壓患者如何護理

    吸煙會導致高血壓。研究證明,吸一支煙后心率每分鐘增加5-20次/分,收縮壓增加10-25mmhg。這是為什么呢?因為煙葉內含有尼古丁(煙堿)會興奮中樞神經和交感神經,使心率加快,同時也促使腎上腺釋放大量兒茶酚胺,使小動脈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尼古丁還會刺激血管內的化學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血壓升高。

    長期大量吸煙還會促進大動脈粥樣硬化,小動脈內膜逐漸增厚,使整個血管逐漸硬化。同時由于吸煙者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紅蛋白含量增多,從而降低了血液的含氧量,使動脈內膜缺氧,動脈壁內脂的含氧量增加,加速了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因此,無高血壓的人戒煙可預防了高血壓的發生,有高血壓的人更應戒煙。

    與吸煙相比,飲酒對身體的利弊就存在爭議。不時出現各種報告,有的說飲少量酒有益,有的說有害,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大量飲酒肯定有害,高濃度的酒精會導致動脈硬化,加重高血壓。

    高血壓急癥急救法

    1、病人突然心悸氣短,呈端坐呼吸狀態,口唇發紺,肢體活動失靈,伴咯粉紅泡沫樣痰時,要考慮有急性左心衰竭,應吩咐病人雙腿下垂,采取坐位,如備有氧氣袋,及時吸入氧氣,并迅速通知急救中心

    2、血壓突然升高,伴有惡心、嘔吐、劇烈頭痛、心慌、尿頻、甚至視線模糊,即已出現高血壓腦病。家人要安慰病人別緊張,臥床休息,并及時服用降壓藥,還可另服利尿劑、鎮靜劑等

    3、病人在勞累或興奮后,發生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或急性心力衰竭,心前區疼痛、胸悶,并延伸至頸部、左肩背或上肢,面色蒼白、出冷汗,此時應叫病人安靜休息,服一片硝酸甘油或一支亞硝酸戊酯,并吸入氧氣

    4、高血壓病人發病時,會伴有腦血管意外,除頭痛、嘔吐外,甚至意識障礙或肢體癱瘓,此時要讓病人平臥,頭偏向一側,以免意識障礙,或劇烈嘔吐時將嘔吐物吸入氣道,然后通知急救中心。

    高血壓流行的一般規律

    (1)高血壓患病率與年齡呈正比;

    (2)女性更年期前患病率低于男性,更年期后高于男性;

    (3)有地理分布差異。一般規律是高緯度(寒冷)地區高于低緯度(溫暖)地區。高海拔地區高于低海拔地區;

    (4)同一人群有季節差異,冬季患病率高于夏季;

    (5)與飲食習慣有關。人均鹽和飽和脂肪攝入越高,平均血壓水平越高。經常大量飲酒者血壓水平高于不飲或少飲者;

    (6)與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呈正相關。經濟文化落后的未“開化”地區很少有高血壓,經濟文化越發達,人均血壓水平越高;

    (7)患病率與人群肥胖程度和精神壓力呈正相關,與體力活動水平呈負相關;

    (8)高血壓有一定的遺傳基礎。直系親屬(尤其是父母及親生子女之間)血壓有明顯相關。不同種族和民族之間血壓有一定的群體差異。

    八個誤區

    1.擔心血壓降得過低。受傳統高血壓防治觀念的影響,對目前提出的將血壓降至理想水平,即135/85mmHg以下有所顧慮,擔心血壓會因此降得過低,對心、腦、腎供血不利,引起這些器官供血不足而誘發相應并發癥。這種認識是個誤區。根據現代醫學研究顯示,血壓在理想范圍內越低越好,只要平穩地將血壓降至目標水平以下,既可減輕癥狀,也可減輕各種腦血管事件的危險性。

    2.對有并發癥時應將血壓降得更低認識不足。

    3.對非藥物療法重視不夠。

    4.血壓降下來后不一定再用藥。

    5.治病心切,喜歡作用快的降壓藥。

    6.不用藥亦可降壓。

    7.新藥、貴藥就是好藥。

    8.忽視血壓監測和記錄。目前的降壓原則中十分強調個體化用藥。究竟怎樣才能達到“個體化”,其中一項便是堅持每日或每周定期對血壓的監測并記錄。

    看過這些癥狀之后,大家是否對高血壓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了呢,如果你的身邊有這樣的朋友或者親人不幸有了這些癥狀的前兆,家屬要時刻注意病者的狀況,不可馬虎,最好之前做好相關的預防工作,希望這些知識能夠對你們有所幫助。

    Tags:
    上一篇: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鑒別 心肌缺血的人會心肌梗死嗎
    下一篇: 女性不孕有哪些原因 男性不孕不育的原因
    黄色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