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小孩一般什么時候打蟲最好 小孩子一般什么時候開口說話
蛔蟲癥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腸道寄生蟲病之一。該病常可影響孩子的食欲和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妨礙孩子的生長發育,并且可產生較多的并發癥,嚴重時還可危及生命。所以,不可將蛔蟲癥僅僅視為兒童的小毛病,而應采取積極的防治措施。那么小孩子一般在什么時候打蛔蟲?
2歲以上就該每年給孩子打一次蛔蟲了,因為孩子畢竟不如大人講衛生,手到處亂摸,很容易接觸到蟲卵。現在藥店里賣的腸蟲清片就可以給2歲以上的孩子吃。
1、一次吃兩片,只吃一次。
2、晚上睡前吃。
3、盡量不要在每月農歷十五的時候吃,這不是迷信,農歷十五是月亮圓(滿月)的時候,滿月的時候自然界會有一些變化,生物活性最高,所以不要在這個時候打蛔蟲,以免殺蟲效果不好。
4、現在的打蛔蟲的藥一般都是將成蟲打碎了,所以一般不會看到整條的蟲子拉出來,不必緊張。如果有整條的蟲,說明孩子肚子里的蛔蟲比較多。半年后可以再打一次。
5、春秋季節打蛔蟲比較好。
關于蛔蟲、蟯蟲的一些知識分享:
許多兒童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都有可能感染上寄生蟲病,寄生蟲包括腸寄生蟲、血液寄生蟲或其他內臟寄生蟲等。兒童期以腸寄生蟲病為最多見(如蛔蟲、蟯蟲等)。因此,對兒童來說,定時化驗大便,弄清體內有無寄生蟲,有哪種寄生蟲,很有必要。孩子易患的蟲病以蛔蟲最多,而穿開襠褲的孩子還容易患蟯蟲。在給孩子服藥前應注意以下事項:
1.驅蟲治療前首先明確診斷,根據寄生蟲的特點選擇用藥。
2.為使藥物充分接觸蟲體,宜空腹服,同時不能吃消炎藥,驅蟲藥中含有毒素,與消炎藥相結合可能會發生化學反應,對健康不利。
3.多喝水,多吃含植物纖維素的食物。水和植物纖維能加強腸道蠕動,促進排便,及時把被藥物殺死或麻痹的蟲體連同糞便一起排出。含纖維素高的食物有谷類、堅果、新鮮蔬菜及水果。少吃油脂類食物。因為驅蟲類藥多為脂溶性藥物,如果攝入過多油脂含量高的食物,可促使驅蟲藥在體內被吸收,既增加了對人體的毒性,又降低了療效。
4.驅蟲藥本身無導瀉作用,且孩子腸蠕動弱,不利于排出毒死的蟲子及殘余的藥物,因此應根據孩子年齡大小、體質強弱,在服藥數小時后吃一些緩瀉藥物,但要注意的是一旦有了腹瀉的效果應立即停服。
5.大多數驅蟲藥需經肝臟分解代謝,對于兩歲以上兒童來說,肝臟已經發育完全,適量用藥不會產生不良反應。但兩歲以下兒童的肝臟還在發育之中,驅蟲藥中所含的一種叫甲苯咪唑的物質會對孩子造成肝功能損害,一定要慎用。
6.有些寄生蟲病不能單純依賴服藥治療,如蟯蟲常在肛門周圍或直腸排卵,父母可在每晚的十一二點用手電照孩子肛門,如果看到有白色的成蟲或蟲卵,則可用棉花棒擦去,連續擦幾天,可以不用吃藥,也可以用中藥百部煎湯外洗。
7.有的家長,一發現孩子面黃肌瘦、食欲不振,未經檢查便認為有蟲,盲目給孩子服驅蟲藥后不見蟲體排出,又再服,以致影響了孩子的健康。其實只有在查了大便確定有蟲卵時,才能給孩子服驅蟲藥,一般只服一次,不能連服。
預防腸道寄生蟲病要從平時教育孩子注意個人衛生入手,讓孩子養成飯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潔食物等衛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