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小孩上課老講話 小孩上課老講話管不住自己怎么辦
上課愛說話、愛做小動作、愛走神在低年級的孩子中非常普遍。這與孩子的年齡特點有關。如何解決孩子愛說話的問題,家長和老師的正確引導就顯得非常重要。
根據分析,孩子不遵守課堂紀律有以下幾個原因:
1、自制力差。自制力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孩子年齡小,自我控制的能力就比較低,表現在上課亂說話、做小動作,甚至隨意下位走動等。自控力是需要培養的,培養的過程也就是社會化的過程,教育的一大目的就是教會孩子學會控制自己,克服任性、隨意的毛病,逐步形成自我控制、自我約束的意志和能力。
2、溺愛。上課愛說話、愛做小動作的孩子一般是在學齡前沒有形成好的習慣。這與家庭及幼兒園的教育不當有關。有的家長特別溺愛孩子,孩子想怎樣就怎樣,養成了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壞毛病。上課想說話就說話,想做小動作就做小動作,意識不到這樣做會影響老師講課和同學們聽課。
3、抵觸老師。有時候,由于老師教育方法簡單或工作不慎,對某些孩子批評、職責過多,甚至諷刺挖苦等,使孩子與老師之間感情疏遠,甚至反感對立,往往在紀律上表現出來。
解決這樣的紀律問題,必須從建立師生感情入手。首先,家長不要對老師反感,不要當著孩子面說長道短,應以理性的態度對待老師。其次,對老師的缺點進行客觀分析,適當時間以委婉的方式跟老師交換意見。還可以主動帶著孩子找老師,探討教育問題。一旦師生之間隔閡化解,孩子的紀律情況會越來越好。
4、孩子缺乏學習興趣。學習興趣是一種動力,沒有興趣,上課就可能亂說亂動。解決這些孩子的紀律問題,應該從培養、強化孩子的學習興趣入手。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學習興趣,跟與老師的感情疏密有關。因此,建議家長從兩個方面去做工作。此外,有些孩子不遵守紀律,不僅表現在課堂上,課后也常有違紀現象。這涉及到孩子的道德施肥觀念淡薄,思想意識有偏差。家長應與班主任認真交談,仔細研究,共同幫助孩子分清是非。
為了幫助孩子形成好的習慣,幫助孩子改正上課愛說話的缺點,家長可以試試下面的方法:
1、孩子每天晚上寫作業時,可以按照課堂式劃分時間段,作為“作業課”。“作業課”不能隨便說話,也不能隨便離開書桌,“課間”休息時可以喝水、上廁所、問爸爸媽媽不會的問題等。
2、做游戲。
沉默游戲。找一個時間,說開始,比賽時,誰先講話誰輸,輸的一方接受一定的懲罰。
靜坐游戲。
晚飯后,一家人比賽誰靜坐的時間最長,只許眼珠轉動,其他任何部位不得動,先動的一方輸。
夾豆子游戲。用筷子夾豆子,看誰在規定的時間內夾得最多,或者看誰夾豆子的時間最長。比賽過程中不能說話,誰說話就淘汰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