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小孩被雷擊后身體帶電 兒童不小心觸電采取措施是什么
(一)發病原因
1.原因
(1)無知:兒童出于無知或好奇玩弄電燈插頭、插座、電線或其他電器等。電線斷落時,不知躲避,甚至用手觸摸。
(2)插座安裝過低:室內電器插座安裝過低,易被小兒觸摸到,或用手指、鑰匙、硬幣、金屬別針等掏挖。
(3)誤觸:攀登屋頂或樹上捉鳥、玩耍時誤觸高空電線。
(4)無防護設備:無防護設備去牽拉觸電的親人或伙伴。
(5)大樹下避雨:雷電時衣服淋濕,在大樹下避雨或玩耍。
2.影響損傷程度的因素
(1)交流電比直流電危險大:交流電低頻率比高頻率更危險。
(2)電壓高:電壓愈高或電流愈大則損害愈嚴重。
(3)通電時間:通電時間越長損傷越嚴重。
(4)接觸部位:身體接觸部位距心、腦距離越近越易致死亡,接觸部位的電阻越小越易表現為全身反應。
(5)電流通入點和流出點:電流通入點和流出點的方向、位置以及單線觸電還是雙線觸電,其損害均有不同。
(6)跨步電壓觸電:人在高壓線落地點周圍(約10m以內)雖未直接觸及電線,由于兩腳邁開形成不同的電位差,也可發生肌肉痙攣甚至昏迷,即所謂跨步電壓觸電。
(二)發病機制
電流對人體導致損傷的嚴重程度取決于下列因素:①電流種類(交流、直流);②電流強度;③電壓高低;④電流受到的阻力;⑤人體接觸電流的時間;⑥電流在體內流經的途徑;⑦電流的頻率(低頻、高頻)。
根據歐姆定律:電流=電壓/電阻,人體各種組織對電流的阻力各異,其大小依次為骨骼、肌腱、脂肪、皮膚、肌肉、神經、血管。各組織處在不同狀態,其電阻也有改變,如皮膚出汗、潮濕時,電阻較皮膚干燥時小。
電流對人體致傷的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明了。
1.組織燒傷 電流通過組織時由于電阻的存在,電能轉為熱能產生組織燒傷,電擊傷組織損傷嚴重的部位,常為電阻大的部位。
2.引起神經系統和肌肉強烈的興奮 交流電可引起神經系統和肌肉強烈的興奮,除骨骼肌外,支氣管平滑肌也可因興奮發生強烈收縮致呼吸停止,也可使心血管功能發生障礙,冠狀動脈痙攣致心跳停止。
3.使組織因電解而發生分解 電流使組織因電解而發生分解,并使細胞膜內外離子平衡受到破壞。
以上為電流對人體的基本致病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