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小兒黃疸的原因有哪些 母乳性黃疸的原因是什么
很多小孩在一出生的時候就會患上新生兒黃疸這種疾病,很多家長由于平時缺少對這個疾病的理解,都不知道這個疾病是怎么得的。了解導致小兒黃疸的原因對于治療也是很有幫助的,接下來我們就跟隨這方面的權威專家了解一下這方面的知識吧,大家閱讀完下文后就會有所了解了。
引起新生兒黃疸的原因有以下幾種:
1、生理性黃疸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是新生兒時期所特有的一種現象,由于胎兒在宮內低氧環境下,血液中的紅細胞生成過多,且這類紅細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壞,胎兒出生后,造成膽紅素生成過多,約為成人的兩倍;另一方面,新生兒肝臟功能不成熟,使膽紅素代謝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兒在一段時間出現黃疸現象。
2、母乳性黃疸
因吃母乳新生兒發生黃疸稱為母乳性黃疸,這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病理性黃疸。少數母乳喂養的新生兒,其黃疸程度超過正常生理性黃疸,原因還不十分明了。其黃疸特點是:在生理性黃疸高峰后黃疸繼續加重,如繼續哺乳,黃疸在高水平狀態下繼續一段時間后才緩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時,黃疸明顯下降,若再次哺乳,黃疸又上升。
出現母乳性黃疸后,一般不會影響小兒的健康,也無發燒和食欲不好的癥狀。如及時停止喂母奶,黃疸大約在2—4天內減弱,6—10天內全部消失。對于母乳性黃疸,一般不會引起神經系統的傷害。對于母乳性黃疸也不必驚慌,停母乳時可用牛奶暫時替代,待黃疸好轉后可以繼續用母乳喂養。
3、溶血性黃疸
溶血性黃疸最常見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為母親與胎兒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親血型為O、胎兒血型為A或B最多見,且造成的黃疸較重;其他如母親血型為A、胎兒血型為B或AB;母親血型為B、胎兒血型為A或AB較少見,且造成的黃疸較輕。據報道,新生兒ABO血型不合溶血的發病率為11。 9%。新生兒溶血性黃疸的特點是生后24小時內出現黃疸,且逐漸加重。早期可進行換血療法,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輕微癥狀,只要采用光照療法即可。
4、感染性黃疸
感染性黃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細菌感染等原因,使得肝細胞功能受損害而發生的黃疸。病毒感染多為宮內感染,以巨細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見,其他感染有風疹病毒、EB病毒、弓形體等較為少見。細菌感染以敗血癥黃疸最多見。黃疸的特點是生理性黃疸后持續不退或生理性黃疸消退后又出現持續性黃疸。
5、阻塞性黃疸
阻塞性黃疸多由先天性膽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膽道閉鎖較為常見,其黃疸特點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現黃疸,逐漸加深,同時大便顏色逐漸變為淺黃色,甚至呈白陶土色,這種黃疸一般B超檢查即可確診。
從上面文章中我們知道引起新生兒黃疸的原因主要有五種,家長們應該找到自己的孩子是什么原因患上黃疸這種疾病的了。知道病因后告訴醫生,醫生就會根據您的具體病因為您使用一些針對性的治療方法的,只要您就醫及時還是可以在最短的時間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