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小兒病毒性發燒怎么治療最好 小兒發燒口腔潰瘍怎么治療
發燒,是幾乎所有人都會遇到的一種疾病狀況,有可能是因為不小心著涼引起的,還有可能是因為自身的某種疾病使得免疫力下降而引發的發燒。又或者是某些炎癥引起的。不管是什么原因,發燒了就得接受治療,畢竟這不是感冒,尤其是孩子發燒。下面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小兒發燒的一些常用的治療方法,希望能讓你應急使用。
1.急救措施
(1)可用冷濕毛巾敷額,好可用不漏水的塑料袋盛冰塊外裹干毛巾敷頭、頸,還可加敷腋窩和腹股溝則效果更好。
(2)將75%酒精兌水一倍稀釋,用小毛巾蘸濕擦抹頭、頸、腋窩、胸背和四肢。若小兒四肢冷或擦抹后皮膚起"雞皮",應改用稍低于皮膚溫度的溫水擦抹四肢直至回紅轉暖。
(3)在作物理降溫的同時還要服退熱藥,有高熱抽筋病史的同時加服鎮靜藥。當家離醫院遠而交通又不方便的,遇高熱最好不要不管一切往醫院跑,可以先在家中作上述緊急處理。
2.降溫方法
(1)傳統物理降溫法
將患兒置放于環境安靜、陰涼、空氣流通處。用冷溫毛巾或冷水袋,敷頭額、雙腋及腹股溝等部位,或用布包裹的冰袋枕于頭部或放置于上述部位。亦可用冷水(28~30℃)或酒精(30~50%)于四肢、軀干兩側及背部擦浴。擦浴時如患兒出現皮膚蒼白或全身皮膚發涼應立即停止。也可用冷生理鹽水(30~32℃)灌腸,對疑為中毒型菌莉者更為適宜,既可降溫,又便于取糞便標本送檢;
(2)藥物降溫法
對未成熟兒,小嬰兒與體弱兒一般不用解熱劑降溫;0~23個月齡的孩子可服用幼兒百服嚀(退熱口服)滴劑,2~12歲孩子可服用兒童百服嚀(退熱)溶液或咀嚼片,每隔4~6小時服一次。這種退熱藥的優點是口服后吸收較快,30分鐘生效,沒有傳統解熱鎮痛藥對胃腸道的刺激,減少對白細胞、血小板功能的影響。
對乙酰氨基酚是一種比較安全的退熱藥,是兒科臨床最常用的退熱劑,也是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2個月以上嬰兒和兒童高熱時首選退熱藥。劑量為每公斤體重10~15毫克,4~6小時一次。
布洛芬適用于6個月以上兒童,劑量為每公斤體重5~10毫克,每6~8小時一次。
3.對癥治療
(1)高熱時,水分丟失增多,食欲減退,應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2)對于出現煩躁不安、反復驚厥或一般降溫措施效果不明顯者,可酌情選用氯丙嗪與異丙嗪。
以上是為大家介紹的關于小兒發燒的一些治療方法,不知道是不是您需要的,或者能不能夠幫助到您。不管怎樣,有一點需要提醒大家的就是,孩子發燒一定不能忽視,如果不能及時去醫院,最起碼的應急措施也應該知道。希望您的孩子能夠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