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無痛胃鏡能查出胃癌嗎 胃鏡做活檢就是胃癌嗎
胃病比較常見很多人無形之中患有胃病,然而,嚴重時去醫院就診常常需要胃鏡檢查。做完胃鏡加活檢后取報告時,胃鏡報告上卻顯示有各種慢性胃炎,比如淺表性胃炎、非萎縮性胃炎等。那么胃鏡報告怎樣提示胃癌呢?
腺瘤樣不典型增生被認為會發展為高分化腸型胃腺癌;增生性不典型增生與不完全腸化關系密切,被認為可發展為分化差的腸型胃腺癌。對這一檢查結果要給予高度重視,因為這可以說是一種癌前病變。
淺表性胃炎
淺表性胃炎它反映了胃粘膜淺層有淋巴細胞或漿細胞浸潤,而深層的胃腺體正常。根據炎癥細胞浸潤程度,淺表性胃炎可分為輕型、中型、或伴急性活動等類型。根據情況不同,使用不同藥物后患者可治愈。
萎縮性胃炎
萎縮性胃炎它是指除了粘膜有炎性細胞浸潤,還可見胃腺體部分或完全消失。萎縮性胃炎必須積極治療,因為慢性萎縮性胃炎是有可能發展成為胃癌的。
腸腺化生
腸化即腸上皮化生。腸化全稱為腸腺化生,是指胃粘膜在慢性炎癥和各種有害因素的長期反復刺激下,使胃粘膜上皮被腸粘膜上皮所取代的一種病理變化。腸化是機體對各種有害刺激的一種代償性反應。
目前醫學上采用免疫組化、酶組化及電鏡技術等,將腸化分為完全型、不完全型及小腸型或結腸型。現大多數醫學專家認為,不完全型、結腸型腸化(也稱Ⅲ型腸化)與胃癌的發生有密切關系。因此,見到腸化報告后需要再進一步檢查。
04胃粘膜腺體擴張
個別腺體囊狀擴張根據病理形態,胃粘膜腺體擴張分為單純擴張和異性擴張。單純擴張指腺體擴張程度較輕,為局灶性或孤立型,腺體內黏液分泌多,腺體無萎縮,腺上皮異型增生,可伴有腸化。
目前認為它可能是重要的癌前病變。因此對活檢胃粘膜有腺體擴張情況的,尤其是異性擴張的患者要進行定期復查。
胃粘膜上皮異型增生
胃粘膜上皮異型增生也稱不典型增生。不典型增生是較腸化更為嚴重的一個病理變化,它可以由慢性萎縮性胃炎直接發展而來,也可以經腸化發展而來,是慢性萎縮性胃炎發展為胃癌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階段,所以對于不典型增生更應該高度重視。
以上就是除了明確的胃癌診斷之外,比較常見的胃鏡報告診斷用語。由于胃鏡活檢取材組織較少,診斷起來可謂是「窺一斑而見全豹」,難度較大,如果病理診斷結果與臨床診斷意見出入較大時,建議與醫生充分溝通,必要時再檢,以便最大程度得避免漏診或誤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