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退燒直腸給藥和口服哪個好 寶寶發燒直腸給藥退燒需要多久
直腸給藥又稱粘膜下給藥,是通過粘膜吸收使藥物迅速到達血液循環,從而達到藥物療效。因此直腸給藥比口服給藥效果更快,但是由于直腸給藥不易控制劑量,容易造成藥物過量或不足,因此應在醫生的嚴格指導下使用。那么,小兒直腸給藥退燒的藥效有多久?
人體的正常體溫約為36°C至37°C,如果超過37.3°C,就表明發燒了。當發低燒時可以使用物理降溫,如額頭降溫膏、冰敷、溫水浴等。如果體溫超過38.5攝氏度,應及時使用解熱藥物,如口服藥物、直腸藥物或肌肉注射藥物,使體溫迅速降低。如果在物理降溫和解熱藥物的作用下體溫沒有得到有效改善,就應該及時去醫院,采取其他治療措施或在醫生的建議和指導下選擇其他藥物,以便控制癥狀從而治愈疾病。發燒時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吃清淡的食物,不要吃太辣的食物。
直腸解熱藥物通常給予d-布洛芬栓劑或雙氯芬酸鈉栓劑。大多數藥物可以在半小時內起效,有些藥物可以在一小時內開始解熱。一般認為即使在再次發燒4小時后,也可以通過肛門再次用藥物治療。這種藥最大的優點是可以反復使用而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發熱兒童的直腸給藥通常在10分鐘內生效,在半小時內達到高峰。然而發燒的程度不同,完全退熱的時間可能略有不同。直腸中有許多粘膜組織,給藥后很快就會被吸收。嬰兒吃藥很困難,就可以用直腸給藥的方法來退熱,但不建議頻繁直腸給藥來降低發熱。直腸給藥容易造成直腸粘膜損傷,容易導致直腸括約肌出血。
綜上所述,小兒直腸給藥退燒的藥效一般有半個小時到兩小時左右。直腸給藥藥物可以通過直腸粘膜直接吸收到血液循環中,口服藥物一般在第一次通過后效果就不是很大,然后再通過腸胃吸收進入血液。其效果自然不如直腸給藥直接,這種方法更適合兒童。兒童發燒時的飲食主要清淡易于消化。平時要適當多喝水,補充流失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