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糖尿病神經病變止疼藥 糖尿病神經病變藥要吃多久
糖尿病神經病變會引發全身麻木。神經病變是讓糖尿病患者倍受煎熬的一種并發癥,如手腳麻木、全身疼痛、皮膚感覺減退,有燒灼感、蟻行感、電擊感、便秘腹瀉等都是它的表現,其發生率高達50%以上。糖尿病神經病變就是神經系統因為糖尿病而受損發生了各種病變,這可能會影響到全身的神經系統,而其中最為常見的是周圍神經病變(DPN)和 自主神經病變(DAN)。
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DPN),是指運動(傳出神經)和感覺神經(傳入神經),例如造成胳膊、手上、腿部、足部的疼痛或感覺減退。這常常是一個隱匿、漸進的過程,通常在人們意識到神經受損之前各種癥狀已經發生。而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DAN),是指調節人體內臟活動的神經,比如心臟跳動、胃腸蠕動等不受人的意識控制都是由自主神經調節和控制,DAN主要影響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血管收縮功能、排汗功能等。病變后會造成出汗異常、腹脹、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直立性低血壓(突然站起來的時候頭暈)。
為了預防和控制糖尿病神經病變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嚴格控制血糖。高血糖是糖尿病神經病變的高危因素。它不僅對神經細胞有直接毒性作用,還可引起周圍微血管損傷,導致神經細胞營養供應中斷、神經缺血和缺氧,導致神經損傷。
2、加強足部護理。選擇合適的鞋襪,經常檢查鞋內是否存在的異物,正確洗腳和護腳 注意水溫,干裂 汗腳都需要小心處理。
3、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煙草 酒精會影響血糖水平和甘油三酯水平,因此需要戒煙酒來控制血糖,預防糖尿病神經病變。
4、 定期進行篩查及病情評價。全部糖尿病患者至少每年篩查一次,病程較長的患者應該每隔3-6個月復查一次,以減少皮膚損傷或截肢、心源性猝死等高危風險。
最后,糖尿病神經病變會引發全身麻木。許多原因導致長期高血糖影響神經微血管,減少神經血液供應,引起代謝紊亂和微循環障礙,最終損害神經缺血和缺氧。糖尿病患者要加強對自己的疾病的重視,定期進行體檢和評估,如果有上述情況,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