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胎兒先天性泌尿系統畸形 先天性面部畸形歪臉
先天性泌尿系統畸形是孩子們當中的常見病,那么患有該疾病的患者們的致病因素也不同,因此患者們的治療方法和癥狀也不同。專家稱,因不同原因導致的先天性泌尿系統畸形的治療手法不同,那么本文中專家就詳細幫助我們介紹一下先天性泌尿系統畸形如何治療。
先天性泌尿系統畸形根據部位不同可分為上尿先天性泌尿系統畸形和先天性泌尿系統畸形感染,如果不徹底治療容易反復發作,給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許多不便。先天性泌尿系統畸形的治療主要是抗感染治療,針對不同的病情和感染的部位不同采用相應的治療方法。
首先是一般治療。在發病的急性期患兒要臥床休息,多喝水,進食易消化、含足夠熱能和蛋白質的食物。
其次是抗感染治療。要選用敏感的抗生素治療,并且針對病情選用對腎毒性小和副作用少的抗生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藥物的選擇:細菌性尿感根據尿感的定位診斷及病原選藥: ①上尿路感染選用血和腎濃度高的藥物,下尿路感染選用尿濃度高的藥物。 ②根據檢查的病原菌及其藥物敏感試驗選藥。 ③盡可能用低毒的藥物。嬰幼兒應采取積極有效的治療,如伴有嘔吐、神萎者,建議靜脈用藥。頭孢類抗生素,特別是第二、三代頭孢菌素,有較好的效果,因氨芐西林(氨芐青霉素)耐藥菌株有增多趨勢,已有被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安美汀)替代趨勢。氨基糖苷類靜脈滴注要慎用,時間不可長。喹諾酮類藥物抗菌作用較強,但7歲以下小兒慎用。磺胺甲噁唑(SMZ)、呋喃妥因(呋喃坦啶)適用于下尿路感染的治療,一般用藥5~7天。對真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可用抗真菌藥。
(2)治療療程:由于兒童膀胱炎和腎盂腎炎臨床上不易區分,新生兒和小嬰兒尿路感染合并畸形的比例較高,短程療法,包括單劑量療法和3天療法,在兒童中均不宜推廣。采用短程療法的急性尿路感染兒童,其復發率和重新感染的機會均大于2周左右的常規療法。只有年齡大于5歲,尿路沒有畸形,才考慮采用短程療法。急性初次上尿路感染經有效抗菌治療,多于2~3天熱漸降,尿常規迅速恢復正常,常規療程為2周。對治療恢復不順利者應根據尿培養及藥敏試驗及時更換抗生素,療程需4~6周。初次尿感痊愈后第1,2,3,6,12個月應隨訪中段尿培養及菌落計數至少1年。
(3)復發患者的治療:急性尿路感染經合理抗菌治療,多數于數天內癥狀消失、治愈,但有50%的患兒可有復發,多在治療后1個月內出現。常見的原因有: ①抗菌藥物選擇不當:包括未選用針對致病菌敏感的藥物和僅選用了腎組織內濃度低的藥物,因而達不到有效的殺菌目的。 ②出現了耐藥菌株:這在初次感染的病人很少見,如初次治療后72h癥狀和菌尿未消失,應及時按藥敏結果更換抗生素。 ③L-型細菌:占腎盂腎炎復發的20%,根據其僅能在腎髓質高滲條件下生存,可通過多飲水來降低腎髓質滲透壓破壞其生存環境,同時選用紅霉素和氯霉素等抑制蛋白質合成的藥物重新治療。 ④尿路結石:尿路結石的存在可為細菌提供有效的庇護所,逃脫抗菌藥物的殺滅作用而得以幸存,常在治療中止后,成為復發的病因。 ⑤病原菌:除大腸埃希桿菌外,變形桿菌是最常見的致病菌。在1歲以上的男童,初次感染的致病菌也以變形桿菌為主,對這些病人應按藥敏選用抗生素,劑量要大,療程要長,至少在6周以上;如菌尿持續存在或經2次6周以上治療仍頻繁復發,則要選用長程低劑量抑菌療法,以每晚睡前一次頓服為宜,劑量為常規治療量的1/3~1/4,藥物可選用磺胺甲噁唑(SMZ)+甲氧芐啶(TMP)、阿莫西林、頭孢氨芐或呋喃妥因(呋喃坦啶)等,或兩種交替使用,以防產生耐藥菌株。應持續1年或更長時間。再感染多發生在初次治療后1個月以上,常見于女童,占再發性尿路感染的80%。再感染均為不同菌株或同一菌株不同血清型的大腸桿菌所引起,常合并有尿路梗阻和膀胱輸尿管反流等尿路畸形。再感染的病人,應首先采用10~14天的常規治療,如癥狀和菌尿消失,繼之以小劑量抗生素預防重新感染,可供選擇的藥物有磺胺甲噁唑(SMZ)+甲氧芐啶(TMP)、呋喃妥因(呋喃坦啶)、阿莫西林或頭孢氨芐等,劑量為常規治療量的1/4~1/5。如10~14天的常規治療無效,應延長療程至6周,有效者繼續以小劑量抗生素預防,無效者或當時有效但隨后再感染頻發,宜選用長程低劑量抑菌療法,方法同上,療程至少1年以上,如確診有尿路畸形,則需用至畸形被矯正或膀胱輸尿管反流自行中止后1年為止。
(4)無癥狀性菌尿的治療:此種情況大多無需治療,因為抗菌治療并不能降低再感染的發生率。不過,如果患兒合并有尿路梗阻、膀胱輸尿管反流等尿路畸形,或繼往感染留下腎內陳舊性瘢痕,則應給予積極治療。否則,菌尿、并存畸形可促進陳舊瘢痕的發展和新瘢痕的形成,導致腎臟功能受損,腎性高血壓形成,直至終末期腎功能衰竭。無癥狀菌尿的治療,先采用10~14天常規療法,菌尿轉陰后,給予小劑量長期預防,藥物選擇、劑量和療程與再感染病人的預防相同。
(5)慢性腎盂腎炎的治療:慢性腎盂腎炎常有腎皮質瘢痕形成,并伴有腎乳頭和腎盂腎盞的變形擴張,或持續的腎功能損害和腎臟攣縮。慢性腎盂腎炎大多伴有膀胱輸尿管反流,少數有尿路梗阻,不伴畸形者極少見。慢性腎盂腎炎的治療包括內科保守治療和外科治療。對于有尿路畸形者或尿路梗阻者,應盡早手術。
(6)尿路畸形的治療:輸尿管腎盂連接處狹窄或腎結石引起的腎盂積水,后尿道瓣膜和膀胱輸尿管反流Ⅲ級以上,應予手術治療。
上文中的內容就是專家向我們介紹的先天性泌尿系統畸形的治療方法,請我們的患者們都能夠很好地了解一下。患者們的癥狀不同,因此我們需要的診斷和治療的手法是不同的,因此家長們需要給孩子們選擇一種適合自身情況的方法,才能夠更加有效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