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神經梅毒的滴度1.1 神經梅毒的滴度浮動
神經梅毒的診斷需要做腦脊液的梅毒檢查和腦脊液的常規檢查及生化,梅毒的滴度要大于1:4,腦脊液的常規檢查和生化中可伴隨白細胞、蛋白質的升高。
神經梅毒(neurosyphilis) 是由蒼白密螺旋體侵犯神經系統出現腦膜、大腦、血管或脊髓等損害的一組臨床綜合征,可發生于梅毒病程的各個階段,往往是因為早期梅毒未經徹底治療,常為晚期(Ⅲ期)梅毒全身性損害的重要表現
神經梅毒癥狀
脊髓癆
病變以脊髓后索和后根為主。下肢深感覺減退甚至消失導致踩棉樣感覺,感覺性共濟失調、跨閾步態,腱反射引不出、充溢性尿失禁,多數患者有阿一羅瞳孔、肢體閃擊性劇烈疼痛,男性患者陽萎常見。
腦膜血管梅毒
以腦膜損害為主,或以腦血管損害為主。以腦膜損害為主者為梅毒性腦膜炎,起病可急可緩,常見的癥狀有頭痛、嘔吐、頸強直、腦膜刺激征陽性、顱神經麻痹和癲癇發作等;腦脊液循環受阻可出現視乳頭水腫及顱內壓增高。梅毒性動脈炎可致梭狀動脈瘤及腦血栓形成。
麻痹癡呆
梅毒病原進入中樞神經系統后,無癥狀期為3~45年,平均15年,出現癥狀的年齡范圍為30~60歲,35~45歲尤為多見。隱襲發病,常以精神障礙為首發癥狀,早期為性格改變,焦慮不安、易激動或抑制退縮,不修邊幅,記憶力、計算力、認知力減退日趨嚴重,時間及空間定向力障礙,欣快和夸大妄想常較突出。隨著精神障礙加重的同時,可見阿一羅瞳孔。細小或粗大的震顫累及面部、唇、舌和肢體肌肉時即導致言語不清、書寫困難、行動不便,此外還可并發缺血性腦卒中和癲癇發作。如癥狀繼續進展,結局為癡呆狀態、痙攣性癱瘓或去皮質狀態。
梅毒滴度是梅毒判斷療效轉歸的指標之一,一般來講早期梅毒在規范治療3個月后、半年,一年進行梅毒血清學檢測。如果RPR低度下降,為抗梅毒治療有效。如果在規范治療后,在以后的復查中RPR的滴度下降后又重新升高,就要考慮這次抗梅毒治療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