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溶血性貧血癥狀表現有哪些 溶血性貧血癥狀及危害
溶血性貧血屬于貧血的一種,很多患有這種疾病的患者給他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困擾,甚至還會引發多種疾病。那么,溶血性貧血的臨床癥狀表現都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一、溫抗體型
對于這類體質的患者,癥狀主要表現為臉色蠟黃,四肢無力,血紅蛋白尿樣(常見的如醬油色尿樣或濃茶色尿樣),另外,患有這種疾病的患者還常伴有肝脾腫大,根據患者的病情急緩程度又分為兩種類型:
1.急性型 多發于3歲以下的嬰幼兒人群中,其中,男童占大多數。患病兒童在發病前的1—2周會出現前驅感染,特別是有病毒感染史的兒童,病癥一般表現為發熱、嘔吐,食欲不振,腹痛等等,病情比較嚴重的患者會出現血紅蛋白尿樣,也就是尿樣呈深色,如濃茶顏色一般,甚至會造成急性腎功能不全。另外,還有少數患者在患病期間會伴有血小板數量減少。這種急性型患者的發病過程一般呈自限性,在發病1—2周后溶血就會自行停止,在3個月左右即可痊愈。
2.慢性型 這種癥狀多發于年長的兒童中,大多數患者屬于原發性的。這種類型的患者發病一般比較緩慢,初期表現為間隙性溶血,常見的臨床癥狀有與急性型十分相似,然而,這類疾病因為屬于慢性病,而且還會反復感染因而加重溶血,慢性型患者在發現這種疾病一般都在三個月以上。原發性患者甚至會延長至10—20年,死亡率達11%—36%。
二、冷抗體型
1.冷凝集素病 這種癥狀在5歲以下兒童中是比較多見的。一般發病比較急,臨床表現為受冷后鼻尖、耳部、手指、腳趾末端發組和雷諾征象隨環境升高而消失。患者也會出現程度不同的黃疽和貧血,隨原發病痘的消失而消失。
2.陣發性寒冷性血紅蛋白尿這種病癥多發于1歲以上兒童中,也有原發性患者。一般患者受冷后會急驟發病,比較突出的表現為發熱、腹痛、腰酸背痛、血紅蛋白尿等,大多數患者在持續數小時后即可緩解,不過遇冷后可再復發。
通過上面的介紹,大家對溶血性貧血的常見癥狀一定也了解了吧,這種疾病如果不重視治療是會給我們的生命安全造成極大威脅的,希望廣大患者朋友們能引起重視,為自身的健康而付諸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