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工膝關節置換術視頻 膝關節置換術后康復鍛煉
假如說優秀的手術技術是取得良好治療效果的基礎,那么規范、有效的術后康復訓練是取得良好療效的保證。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的康復鍛煉是一個漫長且辛苦的過程,需要患者積極配合并且保持耐心。在手術前要告知患者術后大致的康復過程及所需時間,讓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這也有利于患者在術后更好地堅持和完成康復鍛煉。那么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應該怎樣進行康復訓練?
手術后的康復訓練主要包括關節的伸直、關節的活動度以及股四頭肌肌力的鍛煉。術后3個月是膝關節伸直和關節活動度鍛煉的關鍵時期。手術后3個月到半年的時間,膝關節周圍軟組織就可基本定型,此時再去通過鍛煉來增加膝關節的活動度就會變得比較困難。初始運動強度應控制在最小范圍內,要根據運動后和第二天的反應來逐步調整合適的運動量;同時還要根據患者術后不同康復時期的需求及功能恢復情況,來調整運動強度、運動時間以及運動的方法。
初步階段可以在術后就開始進行。鍛煉時要在康復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所需要做到的康復鍛煉包括深呼吸和咳嗽練習、踝關節背伸跖屈運動、靜態股四頭肌伸直訓練、 輔助屈膝鍛煉、直腿抬高練習、動態股四頭肌鍛煉、膝關節伸直鍛煉、俯臥膝關節屈曲鍛煉、 坐位練習膝關節屈曲、坐位伸膝鍛煉、坐位膝關節壓直鍛煉、 站立練習等。在患者能夠輕松的完成以上初步階段的鍛煉后,需要康復醫生先對初步階段的恢復情況進行再次評估,根據評估的結果來對下一步的康復鍛煉進行新的計劃制定,然后才可繼續進行鍛煉。
上述就是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后的相關康復訓練。手術后的康復訓練主要是為了防止膝關節在術后出現局部組織的攣縮、粘連以及僵直,防止關節活動度降低,使得活動受限。同時康復訓練還可以恢復肌力,提高關節的穩定性,改善關節功能及下肢負重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