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破傷風致病條件是什么 破傷風的發病是由于什么
破傷風這個疾病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很常見的,同時也是危害比較大的,一旦患上了破傷風而沒有進行及時治療的話,很可能會有生命危險,為了讓我們大家健康的生活,我們下面就要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破傷風的病因是什么。
破傷風桿菌廣泛存在于泥土和人畜糞便中,桿菌及其毒素都不能侵入正常的皮膚和粘膜,故破傷風都發生在傷后,一切開放性損傷如炎器傷,開放性骨折,燒傷,甚至細小的傷口如林刺或銹釘刺傷,均有可能發生破傷風,破傷風也見于新生兒未經消毒的臍帶殘端和消毒不嚴的人工流產;并偶可發生的胃腸道手術后摘除留在體內多年的異物后,傷口內有破傷風桿菌,并不一定發病;破傷風的發生除了和細菌毒力強,數量多,或缺乏免疫力等情況有關外,局部傷口的缺氧是一個有利于發病的因素,因此,當傷口窄深,缺血,壞死組織多,引流不暢,并混,破傷風便容易發生,泥土內含有的氯化鈣能有其他需氧化膿菌感染而造成傷口局部缺氧時促使組織壞死,有利于厭氧菌繁殖,故帶有泥土的銹釘或林刺的刺傷容易引起破傷風。
破傷風梭菌屬厭氧芽孢梭菌屬,專性厭氧,長為2~5μm,寬0.3~0.5μm,周身有鞭毛,能活潑運動,革蘭染色陽性,但在繁殖過程中由傷口涂片檢查時,可變為革蘭染色陰性,破傷風梭菌在厭氧環境下繁殖,形成繁殖體并產生毒素,但易被消毒劑及煮沸殺死,當環境條件不利時,則形成芽孢,位于菌體一端,形似鼓槌狀,破傷風芽孢對外界環境有很強的抵抗力,在土壤中可存活數年,須采用高壓消毒才能將其殺死,破傷風外毒素可被胰蛋白酶處理分解為α,β,γ組分,以其各自引起的不同臨床效應分別稱為破傷風痙攣毒素,破傷風溶血素,和纖維蛋白溶酶,除溶血素可引起溶血和可能導致局部組織壞死外,主要導致臨床癥狀者為痙攣毒素,該毒素由質粒編碼,分子量為160×103的蛋白質(兩條肽鏈:重鏈105×103;輕鏈55×103),不耐熱,65℃ 30min即被破壞,其輕鏈為毒性部分,為鋅內肽酶;重鏈(H鏈)具有結合和運輸功能,分Hc和Nc兩部分,前者能與神經細胞表面受體特異性結合,后者有利于細胞的內在化作用,使毒素進入神經細胞。
以上介紹的內容就是很多人都想要了解的破傷風的病因的詳細的介紹了,生活中我們能夠遇到的疾病是很多的,但是對于一些像破傷風這樣的疾病我們還是要不斷的了解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更好的保護我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