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44u"><menu id="kk44u"></menu>
  • <menu id="kk44u"></menu>
    <xmp id="kk44u"><optgroup id="kk44u"></optgroup>
  • <nav id="kk44u"><code id="kk44u"></code></nav>

    2023腦癱中醫治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新生嬰兒得腦癱新生兒的護理視頻

    小兒腦癱嚴重影響患兒及家庭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平時除了醫生的治療外,做好小兒腦癱的護理是很重要的。小兒腦癱的護理主要是在家里進行的,因此,家長應該多去了解小兒腦癱的家庭護理,學會用正確的方法去護理小兒腦癱患兒,這樣才能有效的做好小兒腦癱的家庭護理。

    1、小兒腦癱在睡姿方面的護理

    腦性癱瘓患兒不宜長期仰臥,因長期仰臥會導致患兒運動不對稱,加重肌肉痙攣。側臥位不僅有利于痙攣的肌肉張力得到改善,亦有利于動作對稱,但雙腿之間要夾一小軟枕頭,以免雙下肢過緊引起內收肌張力過高。如肌張力亢進患兒,常常出現角弓反張及身體各部位姿勢不對稱的現象,可將床墊的上下部分墊高,兩側亦墊起,形成一凹窩,使患兒臥于中間,要確保仰臥位時,頭部在中線位,雙手放到胸前。

    2、小兒腦癱在抱姿方面的護理

    2023腦癱中醫治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新生嬰兒得腦癱新生兒的護理視頻

    患兒面向護理者,把患兒的雙腿先分開再彎起來,雙手分開,頭略下垂或枕在護理者肩上,亦可讓患兒的雙手伸過護理者肩膀圍住頸部,如果患兒身體較重,可將患兒移向髖骨一側,這種位置不僅省力而且可以糾正患兒的雙腿僵直,并強化患兒對頭部的控制能力。

    3、小兒腦癱在更衣方面的護理

    穿脫衣應選擇穿便的衣服,動作要輕柔。常用俯臥位和仰臥位,如果體位不當,會加劇全身僵直反應。患兒仰臥在床上,或趴在家長腿上,患兒雙腿分開,膝關節屈曲,家長用手抓住位于患側的肘關節附近部位,慢慢把患兒手臂拉直,再慢慢地把衣服袖子套在患兒手臂上,然后穿健側。穿脫褲子時,患兒雙腿應屈曲,腳尖轉向外側,穿完一側,再穿另一側。盡量使患兒姿勢保持左右對稱,避免強拉硬拽。

    4、小兒腦癱在如廁方面的護理

    大小便應定期、有規律,家長應對患兒進行監督,選擇合適的馬桶和患兒大小便姿勢。較小患兒可放在護理者膝上,一方面可支持背部并稍向前傾,腿彎曲、分開;稍大患兒,選擇合適的馬桶,置于木箱中,前面放一橫木以便于患兒扶持,或將板凳倒置,將便盆放于其中。

    我國現有腦癱患者約175萬人,其中0~6歲腦癱患者約有31萬,患病率為1.86%,給患者和家庭帶來了極大的痛苦。而早產、低出生體重是最主要的腦癱致病因素,且孕期越短,出生體重越低,腦癱患病率越高。到目前為止,尚沒有治愈此病的特效藥,唯一能采取的措施便是康復治療,且治療和訓練越早,恢復得越好。所以,早期發現小兒腦癱癥狀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幼兒期的患兒肢體運動障礙,不會走路或走路姿勢異常,如腳尖著地、剪刀步態、跛行、不能下蹲等;手的運動不靈活,不能用手取物或者總用一只手去拿東西;出現智力落后、語言發育落后或語言障礙;視力異常、聽力減退等。

    發現小兒腦癱,父母千萬不要拖延,最重要的盡早抓緊治療和訓練。

    除求助正規醫院外,父母也可對腦癱患兒采用以下康復措施:

    第一、支撐站起:

    拉住患兒一只手,引導他從座位到雙腿為跪姿,然后再讓他站起來。患兒抓住小床欄桿時,家長從雙手扶住其腋下支撐站立,到逐漸減少幫助,讓其自主保持平衡。

    第二、學會走路:

    關鍵是要學會移動身體重心,從開始拉雙手向前走,漸漸過渡到拉一只手,最后達到自己獨立行走的目的,也可用學步吊帶。

    第三、上下樓梯:

    逐漸讓患兒脫離大人的支持,用自己的手臂和腿的力量上下樓梯。大一點的患兒需家長鼓勵其一步一個臺階兩腳交替上下樓梯,可配合音樂進行練習。

    第四、訓練跳躍:

    這是鍛煉下肢肌肉的一個重要項目。經常拉患兒雙手從臺階上跳下,作為自行跳躍的準備。在室內掛上一些鮮艷的紗布和小玩具,讓其跳躍著去觸摸、拍打。

    第五、平衡訓練:

    選擇無障礙物的場地或房間,在父母的保護下讓患兒閉目直行、走腳印、走直線、蕩秋千、騎小三輪車、拍球、接球、在地上翻滾都是練習平衡協調動作的好方法。

    Tags:
    上一篇: 2022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有哪些癥狀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治療費用
    下一篇: 2022腦癱的臨床表現包括尖足運動過度 腦癱的臨床分型和部位分型
    黄色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