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腦梗死右下肢無力康復手法及視頻 大面積腦梗死有必要做康復治療嗎
腦梗死也叫腦中風,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疾病,具有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死亡率的特點。腦梗死可引起偏癱、失語、吞咽、認知、感知覺障礙等后遺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
腦梗死發病后1周至6個月屬于恢復期。在這個時期,病情基本穩定,存在的各種障礙經過系統、規范的康復訓練及有效的自身調節可有不同程度地改善,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重要時期。
腦梗死四個期康復應注意哪些事項?
一、康復訓練
康復訓練應盡早進行,并遵循個體化原則,制定短期、長期治療計劃,爭取最大限度地恢復患者的體能和技能,降低致殘率,提高生活質量。
1、按摩及被動鍛煉:早期臥床不起的病人,由旁人對其癱瘓的肢體進行按摩,預防肌肉萎縮。可協助患者進行彎伸手指、撐開手指、屈伸肘部、屈伸膝關節等鍛煉,也可通過手抓乒乓球、小鐵球等方式,避免關節僵硬。
2、開步走路:患者恢復到一定程度時,可借助周圍的物體站立,身體可左右兩側活動,并嘗試下蹲,但應有旁人看護;患者可原地踏步,輪流抬雙腿,然后借助旁人和拐杖逐漸向前步行。鍛煉時應有意使患肢負重,但應循序漸進,切不可急于求成,以免適得其反。
3、加強功能訓練:對于自己行走的患者,應逐漸加強其肢體的功能,如走路時抬高雙腿,或進行跨門欄、上下樓梯等動作,亦或逐漸加強行走的距離;為了訓練兩手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可自己梳頭、穿衣、寫字、洗臉、解紐扣等,逐漸達到生活能夠自理。
4、語言訓練:可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來訓練,由簡及繁,從詞句、短句到長句,循序漸進。以鍛煉其說話能力和表達能力。
二、健康飲食
腦梗死患者恢復期的健康飲食很重要,正確飲食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回歸社會的能力,甚至可以提高治愈率。
1、低脂飲食:高脂肪的攝入可使血脂進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從而加強動脈硬化,引起血栓形成,導致腦梗復發。因此應減少脂肪的攝入,忌食肥肉、動物內臟、魚卵等;不宜采用油炸、煎炒、燒烤等烹調方式,且烹調時不用動物油脂,要用植物油脂,如花生油,豆油,玉米油等。
2、適量增加蛋白質:由于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應適當增加蛋白質以維持機體能量,每天要吃一些豆制品的食物,如豆腐,豆制品等,同時還能降低血液膽固醇,減少動脈斑塊形成。
3、控制糖量:當過多飲用含糖類的食物或者飲料后,體內的糖會轉化成脂肪,長時間積蓄在人體內,這就增加了血液的粘滯度,這對腦血栓患者恢復極為不利,所以要控制糖量。
4、戒煙忌酒:煙酒能毒害血管內皮,引起血管收縮,從而使管腔狹窄,增加腦梗的復發。
服用藥物要注意的事項
腦梗死患者恢復期的二線預防用藥是必不可少的,這對預防腦梗死的復發起到重要的作用。常用的有抗血小板聚集的藥物如阿司匹林,服用時應遵循醫囑并堅持服用。很多患者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未能堅持服用,其實這都是錯誤的,阿司匹林藥效持續時間為48小時左右,間斷吃藥不能有效的預防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有導致機體出血及損傷胃粘膜等副作用,服用過程中應定期復查凝血功能、血小板含量及注意胃部情況。如果出現牙齦,鼻腔出血,胃部不適、大便顏色變黑,皮下淤青等則需要立即停藥,并去醫院檢查。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均為腦梗死的危險因素,因此腦梗死患者的恢復期仍要去除這些危險因素,以免出現腦梗復發。在抗血小板聚集的同時,應通過藥物嚴格控制血壓、血糖、血脂,服用降壓、降糖、降脂藥物時應定期檢測血壓、血糖、血脂及肝功能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