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民間治療內痔出血偏方 內痔偏方19個民間方法
痔瘡是直腸上、下靜脈叢的曲張靜脈成團塊,并出血、栓塞或團塊脫出而致。臨床分為內痔、外痔。內痔:便時無痛性出血,血鮮紅,便后出血停止,至二三期時可有痔核脫出,疼痛。外痔:為肛門外緣有柔軟突起,既不痛也不出血,僅在站立過久或長期行走后,肛門部有瘙癢不適,發脹和異物感。那么內痔偏方民間奇方有哪些呢?
辨證分型:
1.濕熱瘀滯型:癥見便血,便黏,嘔惡,口苦,肛門灼熱。
2.中虛內寒型:癥見便血日久,氣短,畏寒。
3.氣血兩虛型:癥見便血日久,眩暈耳鳴,心悸乏力,面色?白。
臨床施治
1.槐葉茶
【組成】槐葉不拘量
【主治】痔瘡,內痔,濕熱瘀滯型。癥見便時無痛性出血,血鮮紅,肛門灼熱。
【用法】嫩槐葉蒸熟,曬干,用沸水沖泡15分鐘,代茶飲。每日1次。
【說明】由于長期飲食不節,過食辛辣、厚味或長期便秘以致濕熱內生,氣血不調,經絡阻塞、瘀濁下注而致。槐葉,性味涼苦,入肺走大腸,清熱涼血、止血見長。主治腸風便血、痔瘡出血、血淋等癥。
2.木槿花茶
【組成】木槿花適量(鮮品、干品)
【主治】痔瘡,內痔,濕熱瘀滯型。癥見腸風下血,赤白痢等。
【用法】去雜質后的木槿花,加水適量,煎湯代茶。不拘時當茶飲。每日1劑。
【說明】木槿花有清熱、利濕、涼血之功效,主治痔疾腸風出血。
3.木耳芝麻茶
【組成】黑木耳、黑芝麻
【主治】痔瘡,內痔,濕熱瘀滯型。癥見便血,腸風下血,便秘等。
【用法】上2味,一份炒熟,一份生用。每次取生熟混合藥,用沸水沖泡15分鐘后,代茶頻頻飲之。每日1~2次。
【說明】2味皆系甘平滋補之佳品。既有涼血止血之功,又有潤燥通便之效。生熟并用,目的防止油性成分破壞,增加其潤腸通便及止血斂血作用。
4.槐花地榆飲
【組成】槐花、地榆、苦參、赤芍
【主治】痔瘡,內痔,濕熱瘀滯型。癥見便時無痛性出血,血鮮紅,肛門灼熱。
【用法】水煎。每日2次分服。
5.木耳貝母苦參煎
【組成】木耳、貝母、苦參
【主治】痔瘡,內痔,濕熱瘀滯型。癥見便時無痛性出血,血鮮紅,便后出血停止。
【用法】水煎。每日2次分服。
6.藕蠶飲
【組成】藕、僵蠶、紅糖
【主治】痔瘡,血虛型。癥見便血日久,眩暈耳鳴,心悸乏力,面色白。
【用法】將藕洗凈切厚片,與僵蠶、紅糖放鍋中加水煎煮,吃藕喝湯。每日1次,連服7日。
7.黃花菜紅糖水
【組成】黃花菜、紅糖適量
【主治】痔瘡,內痔,濕熱瘀滯型。癥見便時無痛性出血,血鮮紅,便后出血停止。
【用法】把黃花菜用水煎,調入紅糖飲服。早飯前1小時服,連服3~4日。
8.綠豆薏米大腸粥
【組成】綠豆、薏米、豬大腸、大米適量
【主治】痔瘡,內痔,濕熱瘀滯型。癥見便時無痛性出血,血鮮紅,肛門灼熱。
【用法】將大腸洗凈,綠豆、薏米用水浸泡,然后放入腸內并加水少許(以便煮發綠豆、薏米),腸兩端用線扎緊,用沙鍋加水同大米煮爛熟后服用。每天1劑,連服7~8天。
9.蚌肉秈米粥
【組成】蚌肉、秈米、蔥姜末、鹽、料酒、麻油、味精
【主治】痔瘡,內痔。癥見便血,血鮮紅。
【用法】蚌肉用水氽一下,入鍋,放油,放料酒、鹽、姜、味精,煸炒后裝碗內,秈米加水,煮成粥,再將碗中蚌肉倒入稍煮即可。
10.桑椹糯米粥
【組成】桑椹子、糯米、冰糖
【主治】痔瘡,外痔。癥見站立過久或長期行走后,肛門部有發脹和異物感。
【用法】把桑椹子浸泡少許,洗凈后與糯米共煮成粥,調入冰糖稍煮即可服食。每日分2次空腹食之,7日為1個療程,可經常服用。
【說明】本方可清熱利濕,涼血止血。
11.木耳紅棗蜜
【組成】黑木耳、紅棗、蜂蜜適量
【主治】痔瘡,內痔,氣血兩虛型。癥見便血日久,眩暈耳鳴,心悸乏力,面色?白。
【用法】木耳水發,撒碎,置鍋中加入紅棗(去核)及適量水,煮至木耳黏稠,加蜂蜜,攪勻,共煮5分鐘即可。晚餐后食之。
【說明】本方可補益氣血,止血潤腸。
12.蕹菜蜜煎
【組成】蕹菜、蜂蜜
【主治】痔瘡,外痔。癥見肛門外緣有柔軟突起,既不痛也不出血,僅在站立過久或長期行走后,肛門部發脹。
【用法】把菜洗凈切碎,搗汁。菜汁放在鍋內,先以武火,后用文火加熱煎煮濃縮,至煎液濃稠時,調入蜜,再煎至稠黏如蜜時,停火,待冷而裝瓶備用。每次1湯匙,沸水沖化飲用,每日2次。
13.槐米黃芪枸杞湯
【組成】槐米、黃芪、魚腥草、枸杞根
【主治】痔瘡,內痔, 氣血兩虛型。癥見便血日久,眩暈耳鳴,心悸乏力,面色白。
【用法】水煎。每日2次分服。
14.老鸛草五倍子湯
【組成】雞血藤、老鸛草、石菖蒲、五倍子
【主治】痔瘡,內痔。癥見便時無痛性出血,血鮮紅,便后出血停止。
【用法】水煎。每日2次分服。
15.鯽魚方
【組成】新鮮大鯽魚、大蔥、小椒、草果研末
【主治】痔瘡,內痔,氣血兩虛型。癥見久痔,腸風,便血。
【用法】鯽魚洗凈切片,小椒研末,與上藥共同煮熟,調入五味,空腹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