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檢查項目 類風濕性關節炎需要做什么檢查
對類風濕性關節炎了解多一點,治愈的把握也多一點,本篇如果你擔心無法治愈的話,你可以通過閱讀本篇文章找到你想要的答案,希望能夠幫助你早日康復,這樣少點麻煩。
檢查:
1.血細胞沉降率 大多數患者血細胞沉降率增快,尤其是在急性期。
2.血紅蛋白含量 略低于正常,晚期病例則可出現輕度貧血,血紅蛋白含量大多在8~10g之間。
3.抗鏈球菌溶血素O(ASO)、類風濕因子(RF) 典型的類風濕患者可以出現抗鏈球菌溶血素O試驗陽性,類風濕因子多為陽性。
4.免疫球蛋白檢查(IgM,IgG) 大約70%的類風濕患者可以出現IgM異常,IgG多為陽性。
5.關節液檢查 在受損關節中抽出的關節液多混濁,但無細菌,關節液的黏滯度較正常為低。鏡檢下顯示關節液內無結晶物。
6.X線檢查 于X線平片上可以發現以下改變:
(1)軟組織腫脹:顯示關節囊陰影增大。
(2)關節間隙變窄:由于軟骨受累及缺損所致。
(3)關節周圍骨質疏松:顯示關節周圍骨質中的骨小梁減少、萎縮及變細。
7.其他影像學檢查 CT及MRI成像技術可酌情選用,尤其是對早期病例。
并發癥:
(一)肺炎:由于免疫能力下降,遭受細菌感染,患者常合并肺炎。
(二)泌尿系統感染: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若日常生活不注意,或者患感冒后,常容易發生泌尿系感染。
(三)柯興氏綜合征:患者若用激素時間過長,常因體內腎上腺皮質功能受到抑制而并發柯興氏綜合征。常見癥狀主要有滿月臉、水牛背、體重增加等。
(四)口腔潰瘍: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在服用免疫抑制劑之后常出現口腔潰瘍,此外還可出現惡心嘔吐、厭食、皮疹、味覺消失等不良反應。
(五)傳染病:患者由于患此病的時間太久,自身免疫功能下降,當社會上流行某些傳染病時,比正常人更易受到傳染。
(六)病情嚴重者,可出現畸形位骨性強直,甚至關節脫位。
通過以上內容的介紹,相信你已經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相關介紹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這個對我們的病情的恢復有一定的幫助,但最重要的還是尋找正確的治療方法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