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老年人心臟右束支傳導阻滯的危害 老年人心律不齊傳導阻滯
(一)發病原因
年齡是影響心臟傳導阻滯發生率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合并有器質性心臟病的老年人發生率更高。性別本身對傳導阻滯影響不大,少部分先天性房室傳導阻滯有家族遺傳傾向。竇房傳導阻滯絕大多數見于器質性心臟病,老年人常見病竇和冠心病,房室傳導阻滯主要見于各種原因引起的左房肥大或擴大,如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及原發性心肌病。還常見于心房肌的急慢性缺血、心房梗死及高血鉀癥或奎尼丁等藥物作用。此外,心房肌由于纖維化,脂肪浸潤或淀粉樣變等退行性病變,心室內傳導阻滯,尤以冠心病多見。
(二)發病機制
1.病態竇房結綜合征 有關病竇綜合征見老年人心律失常。
2.房內阻滯 是指竇房結發出的沖動在心房內傳導時間延長或中斷,分為不完全性和完全性傳導阻滯2種。
(1)不完全性房內傳導阻滯:主要見于各種原因引起的左房肥大或擴大,如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及原發性心肌病。還常見于心房肌的急慢性缺血、心房梗死及高血鉀癥或奎尼丁等藥物作用。此外,心房肌由于纖維化,脂肪浸潤或淀粉樣變等退行性病變,也可以造成房內傳導時間延長。
(2)完全性房內傳導阻滯(即心房分離):指左、右心房間傳導完全阻滯,或心房的一部分與其他部分之間的傳導完全阻滯,此時心房的兩側或一側心房的兩部分,分別受一個起搏點控制。
在心臟傳導阻滯中,房室傳導阻滯(AVB)是一種最常見的傳導阻滯,它是指由于房室傳導系統中,某個或多個部位存在病理性傳導障礙,致使心房激動下傳心室時,出現傳導延緩,或部分甚至全部不能下傳的現象。也有某些功能性房室傳導阻滯,呈一過性改變,不屬于病理傳導障礙的范疇。
3.房室傳導阻滯的病理學基礎 房室傳導阻滯大多數都有器質性心臟的病理學基礎,一般分為2類:
(1)先天性房室傳導阻滯:此類型多見于小兒,是指出生時或出生后不久發現的傳導阻滯,輕者可到老年期發病,因伴有傳導組織老化而癥狀加重。阻滯部位多在房室交界區,QRS波群正常,室率45~80次/min,多見于先天性心臟病,或由于傳導系統發育不良所致。
(2)后天性房室傳導阻滯:分急、慢性2種房室傳導阻滯。
①急性房室傳導阻滯:常見病因為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肌炎。由于解剖學原因,下壁心肌梗死易合并房室傳導阻滯,呈一過性,可自行恢復;前壁心肌梗死引起的房室傳導阻滯,大多為低位阻滯,永久性,不易恢復。下壁心肌梗死發生房室傳導阻滯的機制,可能與下列綜合因素有關:
A.房室結暫時缺血與缺氧。
B.局部鉀離子積聚。
C.迷走神經張力增高。
D.梗死后房室結的水腫及炎性浸潤導致傳導阻滯的發生。
E.缺血性代謝產物的負性傳導作用導致心臟阻滯。病毒性心肌炎造成的房室傳導阻滯不易消失。
②慢性房室傳導阻滯:最常見的原因為特發性束支纖維化,另外尚有慢性心肌缺血,心肌病,傳導系統鈣化等。特發性束支纖維化的本質是傳導系統的逐漸纖維化,不少患者盡管有左心室肥厚或局灶性瘢痕,但心肌基本未受累。因此,本病是以房室傳導障礙而不是以心力衰竭為主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