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近視成因模擬實驗過程 近視的成因分析有哪一些
近年來,全國近視發生率很高,據衛生部和國家教委各地抽樣調查統計:目前我國小學生近視的發病率達到35%,雖然近視存在一定的遺傳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外界因素的影響,導致視力負擔過重。目前除了配戴眼鏡外,沒有更有效的治療近視的方法,唯有持久地開展預防措施。如果能采取改變客觀環境的辦法,便能使那些尚未發生近視的兒童不發生近視,是那些已經輕度近視的兒童不再向中度和高度發展。
1. 近視眼形成的內因
(1)遺傳因素:近視具有一定遺傳傾向。有遺傳因素者,近視發生較早,常在進入青春期以前就開始近視了,我國高度近視眼的發生為常染色體的隱性遺傳,即父母雙方都為高度近視,子代100%為高度近視。父母一方為高度近視者,子女50%為高度近視,但也有顯現不全的表現。一般近視屬多因子遺傳。
(2)發育因素:到15歲左右,眼球基本上跟成年人一樣,前后直徑達到24毫米。如果發育過度,眼軸過長,則形成近視。這種近視稱為單純性近視。多在學齡期開始,很少有出生時就是近視,只有極少數人是天生的近視。
2. 近視眼形成的外因
(1)用眼不衛生:視近負荷是單純性近視眼最重要的原因,包括讀寫姿勢不正確;看電視、打電腦、玩游戲時間過長;課業負擔太重;學習環境中燈光不符合要求;教室采光照明差;課桌椅不適合學生身高;板書、書本字體過小;在移動場所讀書。
(2)營養不均衡:近年來研究表明,高糖飲食、蛋白質及某些微量元素缺乏和近視眼的形成可能有關。發展成為近視眼的兒童在能量攝入、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B2和C、磷、鐵和膽固醇等均顯著低于未發展成近視眼組兒童。
(3)注視熒屏時間過長,室外活動減少:隨著電視機、游戲機以及電腦的普及,孩子接觸熒屏的時間越來越長。看電視時,眼睛不但接受較強的亮度,而且不斷閃動的亮點形成的圖像,使眼睛容易疲勞而形成近視。同時減少了室外活動和體育鍛煉的時間,對眼球的正常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4)視覺環境中的噪光污染:噪光污染對人眼的角膜和虹膜造成傷害,抑制視網膜感覺細胞功能的發揮,引起視疲勞和視力下降。一是室外視環境污染,如建筑物外墻;二是室內視環境污染,如室內裝修,室內不良的光色環境等;三是局部視環境污染,如書本紙張,某些工業產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