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腳氣是什么樣子的癥狀科普 腳氣是什么樣子的癥狀表現
你知道腳氣的癥狀嗎?夏天時腳出汗,腳趾有點瘙癢是不是腳氣呢?一些患者在初期無法判斷自己的癥狀是否屬于腳氣,礙于面子又不肯跟醫生說,直接去藥店取藥,結果不僅沒治愈,反倒使腳氣更嚴重了,所以了解腳氣的癥狀尤為重要。
腳氣的癥狀及診斷標準是什么呢?
一、癥狀:
多見于成年人,男女皆可發病。往往夏季加重,冬季減輕,時輕時重,長期遷延。醫學上通常將腳氣分三型:糜爛型、水皰型、鱗屑角化型腳氣。
1.糜爛型:好發于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白,干涸脫屑后,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或伴有裂口,有奇癢,易繼發感染。
2、水皰型:好發于足緣、足底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后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鱗屑角化型:好發于足跟、足緣部。由于真菌感染引起皮膚干燥、角質粗厚、脫屑,易發生皸裂。本型無水皰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常年不愈,大多數患者由糜爛型、水皰型轉化而成。
二、診斷標準:
取新鮮水皰的皰壁或深層皮屑進行真菌鏡檢,可發現菌絲與孢子。主要依據其臨床表現與真菌學檢查,一般診斷并不困難。必要時可重復真菌檢查。應與掌跖膿皰病、汗皰疹和濕疹相鑒別。
三、分類:
醫學上通常將腳氣分三型:糜爛型、水皰型、角化型腳氣。
1.糜爛型腳氣:好發于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白或起小水皰,干涸脫屑后,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有奇癢,易繼發感染。
2.水皰型腳氣:好發于足緣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后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腳氣:好發于足跟。主要表現為皮膚粗厚而干燥,角化脫屑、搔癢,易發生皸裂。本型無水皰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年不愈。
以上就是對腳氣癥狀、分類及診斷標準的介紹,想必讀者朋友應該對腳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對于腳氣,我們要早發現早治療,防止病情加重還傳染給家人,生活中還要多注意個人衛生,保證腳通風透氣,才能遠離腳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