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腳踝崴了怎么判定是崴了還是骨折 腳踝崴了怎么判定
很多人崴腳后覺得不是什么大事,不加以重視,所以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期,給恢復帶來很大的困難。崴腳怎么判斷骨折?不要掉以輕心哦!
一、崴腳怎么判斷骨折
誤區:劇痛、不能走路才是骨折
真相:如饅頭般的紅腫就是骨折
不少市民也會存在認識誤區,認為腳部紅腫就是崴了一下,不值得擔心。扭傷和骨折都會出現紅腫,但是程度不一樣,如普通扭傷,往往只是毛細血管破裂,紅腫程度不大,而骨折則紅腫程度遠大于扭傷,通常會表現為如饅頭發酵般的紅腫。還有不少市民認為骨頭斷了才是骨折,有些斷裂往往表面看不出有異樣,走路也能勉強,但是錯過最佳治療期,最終使骨折處慢慢分開,甚至造成完全錯位,結果給治療帶來很大的困難,甚至造成終身殘廢。
二、崴腳后怎么處理
1.冷敷。在受傷的頭24-48小時,要迅速將腳及踝部浸泡在冷水里,或者是用毛巾包著冰塊,敷在腫脹的部位,每次約30分鐘,間隔3-4小時一次。此時用冷敷所起到的作用,一是可以減輕疼痛,二是如果有毛細血管破裂,可以促進血管收縮,盡量減少出血。
2.熱敷。當48小時過后,就要改用熱毛巾或熱水袋敷腳,有條件的話可以使用紅外線等熱療儀器。因為急性期已經過去,現在的目的是要活血化瘀,讓腫脹部位的血液循環順暢,同時促進組織滲出液的吸收,從而使炎癥逐漸消退。
3.局部按摩。崴腳后的前兩天,也就是需要冷敷的時候,絕對不能進行按摩,這樣會加劇毛細血管的破裂,令出血量加大,傷情更為嚴重。需等到改用熱敷時,再行按摩。并且力度和幅度不宜過重過大,應循序漸進。
4.固定制動。扭傷后就不宜再使用傷腳行走,包括著地都應避免過早進行。如果只是輕度扭傷,可以用張力繃帶將受傷部位包扎起來,同時注意休息,必須要下地時,也應用腳后跟著地。假如傷情嚴重,甚至有骨折,就必須到醫院用石膏固定,最大程度地限定腳部的活動,這樣才能盡早幫助骨折部位的愈合。一般固定時間在一個月至一個半月之間。
5.合理飲食。“都說吃啥補啥,既然是骨頭方面的問題,那么多喝點骨頭湯總沒錯吧?"相信很多人都是這樣想的,然則實驗早就表明,骨頭湯中所含的鈣質微乎其微,維生素D也少得可憐,相反喝多了骨頭湯有可能會因為攝入過多的脂肪而引起高血脂呢。正確的飲食應該是注意均衡的營養,同時適當多補充一些含有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比如豆類、牛奶、蝦米、蔬菜等等,可以起到預防骨質疏松的作用。
6.適當鍛煉。當去除了繃帶或石膏之后,可以按照強度遞增的原則給自己制定一個康復訓練的計劃,比如可以屈伸足背,這是在鍛煉踝關節的活動能力。不要一開始就練的太狠,容易弄巧成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