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血壓治療九大誤區 高血壓治療誤區PPT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高血壓患者認為“是藥三分毒”,所以,在自己的血壓有所下降之后,便自作主張停止用藥。其實,這種做法是不對的,類似這種治療誤區在高血壓患者中普遍存在,為了幫助大家及時走出治療誤區,一起來看一下下面的文章吧!
1.擔心血壓降得過低
受傳統高血壓防治觀念的影響,對目前提出的將血壓降至理想水平(即135/85mmHg以下)有所顧慮,擔心血壓會因此降得過低,對心、腦、腎供血不利,引起這些器官因供血不足而誘發相應并發癥。這種認識是個誤區。
根據現代醫學研究顯示,在理想范圍內血壓越低越好,只要平穩地將血壓降至目標水平以下,既可減輕癥狀,也可減輕各種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性。
2.對有并發癥時應將血壓降得更低認識不足
按現代高血壓控制標準,凡合并糖尿病、高血脂、腎病時,目標血壓水平應降得更低,應在130/80mmHg以下,這樣有助于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的危險。
但目前許多人對此認識不足,未能采取積極措施達到目標水平,因而心腦血管疾病仍居高不下。
3.對非藥物療法重視不夠
高血壓的防治應是以非藥物療法作為防治基礎,如調整生活方式、低鹽、低脂、戒煙、限酒及運動鍛煉等,并在此基礎上服用降壓藥物,控制血壓在理想或目標水 平范圍內。但現實生活中許多患者過多依賴于藥物而對非藥物療法不夠重視,如一邊吸煙一邊降壓者大有人在,這既影響降壓藥的療效又使心腦血管事件的危險存在,所以,高血壓患者必須重視非藥物治療。形成良好生活方式,克服不良習慣和增強運動鍛煉。
4.血壓降下來后不一定再用藥
許多患者認為血壓一旦降了下來便以為可以停藥了,擔心用藥時間長會引起不良反應。需要明確的是血壓降至正常或理想水平后仍要堅持用藥,任何時候都不能隨意中斷用藥,有些患者需要終身用藥以保持血壓的理想水平。
5.治病心切,喜歡作用快的降壓藥
高血壓病為慢性經過疾病,治療強調規律性和個體化、且不主張一下子將血壓降得過快、過低,應當是逐漸降至理想或目標水平。
即使是多年的高血壓無需立即降至正常,應該緩慢,平穩降壓,并能在全日24小時平穩降壓,對此,長效的緩釋劑或控釋劑降壓藥可達此目的。
6.不用藥亦可降壓
這是近年來不少保健品及降壓器具如降降壓帽、鞋墊等的廣告中常用的一句話,事實并非如此。且不說這些器具的療效并不可靠,就絕大多數高血壓病人來說,降壓藥治療是最有效、有益的選擇,不用藥才是誤區和不明智的。
7.新藥、貴藥就是好藥
這也是一個極為普遍的誤識。藥物選擇的關鍵在于遵醫囑辦事,在醫生指導下用藥,不要道聽途說,盲目追求新藥、貴藥,以為新藥、貴藥就一定意味著是“好藥”。
8.忽視血壓監測和記錄
在降壓治療過程中,許多患者因各種原因長期不監測自身血壓變化,這也是一種誤區。
這是因為目前的降壓原則中十分強調個體化用藥。究竟怎樣才能達到“個體化”,不是簡單一句話,而是要做許多實際工作的,其中一項便是堅持每日或每周定期 對血壓的監測并記錄,以便掌握用藥與血壓變化的關系,了解需要用多大劑量或怎樣地聯合用藥能使血壓穩定在理想水平上,同時有利于醫生更為準確指導患者用藥。
所以,高血壓病患者應學會測量血壓的正確方法,也可用電子血壓計進行監測,作好記錄,定期與主治醫師聯系,以使降壓達標率得到提高和用藥實現“個體化”。
以上就是高血壓患者在治療時容易走進的誤區有哪些,希望廣大高血壓患者在看過上面的文章之后,都能夠盡快地走出這些治療誤區。在此提醒一下廣大高血壓患者,如有疑問一定要咨詢專業的醫生,切勿盲目聽從他人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