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肺氣腫的診斷依據是 肺氣腫的診斷證明圖片
一 臨床檢查
1、X線檢查:胸廓擴張,肋間隙增寬,肋骨平行,活動減弱,膈降低且變平,兩肺野的透亮度增加。
2、心電圖檢查:一般無異常,有時可呈低電壓。
3、呼吸功能檢查:對診斷阻塞性肺氣腫有重要意義,殘氣量/肺總量比>40%。
4、血液氣體分析:出現明顯缺氧二氧化碳滯留時,則動脈血氧分壓(PaO2)降低,二氧化碳分壓(PaCO2)升高,并可出現失代償性呼吸性酸中毒,pH值降低。
5、血液和痰液檢查:一般無異常,繼發感染時似慢支急性發作表現。
診斷根據病史、體檢、X射線檢查和肺功能測定可以診斷科研。X射線檢查表現為胸腔前后徑增大,胸骨前突,胸骨后間隙增寬,橫膈低平,肺紋理減少,肺野透光度增加,懸垂型心臟,肺動脈及主要分支增寬,外周血管細小。肺功能測定表現為殘氣、肺總量增加、殘氣/肺總量比值增高、1秒率顯著降低、彌散功能減低。
二 鑒別診斷
應注意與肺結核、肺部腫瘤和職業性肺病的鑒別診斷。此外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和阻塞性肺氣腫均屬慢性阻塞性肺病,且慢性支氣管炎和支氣管哮喘均可并發阻塞性肺氣腫。但三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不可等同。慢性支氣管炎在并發肺氣腫前病變主要限于支氣管,可有阻塞性通氣障礙,但程度較輕,彌散功能一般正常。支氣管哮喘發作期表現為阻塞性通氣障礙和肺過度充氣,氣體分布可嚴重不勻。但上述變化可逆性較大,對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反應較好。彌散功能障礙也不明顯。而且支氣管哮喘氣道反應性明顯增高,肺功能晝夜波動也大,為其特點。
三 自我診斷
許多人已經患上了肺氣腫,還以為自己得的是支氣管炎或哮喘,從而延誤了治療。
肺氣腫是肺腺泡任何部分的永久性異常擴大,伴破壞性改變。一般來說,如出現以下情況,就是患上了肺氣腫:有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史、咳嗽、咳痰,呼吸困難逐步加重,紫紺逐漸加深;有桶狀胸、胸部前后徑增大、肋間隙增寬,呼吸困難,口唇手指發紺,胸部呼吸運動減弱,語顫減弱,叩診檢查兩肺呈過度輕音,肺下界下降,移動性消失或減少.聽診呼吸音低,呼氣延長;x線胸片可表現出雙肺透亮度增強,外周肺紋減少,橫膈下降,運動不良;肺功能明顯減弱.
肺功能呼吸困難程度可為五度:第一度時工作、步行及上下階梯與同年齡健康者一樣;第二度時平地步行與同年齡健康者一樣,但上坡及走階梯則不能同健康人一樣;第三度時平地步行按自己的速度可行走1公里以上,但達不到健康人的速度;第四度時行走要作多次休息,刃公尺也不能一氣走到底;第五度時說話、轉身、穿衣、用餐均會發生呼吸急促。
得了肺氣腫后怎么辦呢?首先要預防和控制支氣管感染,不吸煙或戒煙,適當體育活動,增強體質,防止感冒。若有咳嗽、咳痰要立即就醫,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其次是作呼吸體操,堅持在早上作深呼吸運動,鍛煉腹式呼吸,或做以肋間肌運動為主的胸式呼吸。在治療上可采用氧氣治療和正壓呼吸治療。還應當注意減少支氣管痙攣,改善肺循環.肺氣腫繼發于慢性支氣管炎、結核、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肺膿腫、砂塵肺、矽肺的后期。發病緩慢,早期輕,僅勞累時氣促;晚期則在輕微活動或休息時亦感氣急、呼吸困難,常反復感染,出現紫紺、頭痛、嗜睡、神志恍惚、反應遲鈍等。
通過臨床檢查,鑒別診斷,自我診斷這三種方法可以很好地對肺氣腫進行診斷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