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肺癌靶向藥物治療兩年多少錢 肺癌靶向藥物治療的新進展
肺癌是目前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吸煙是誘發肺癌的第一誘因,較多的吸煙患者一旦出現肺部癥狀只以為是炎癥導致,不予以重視,導致了發現時已經到了中晚期,增加了肺癌治療的難度。對于肺癌的治療主要有手術、放化療、中醫中藥、靶向藥物等,其中,靶向藥物治療肺癌以及慢慢的為大家所熟知,今天主要介紹一下肺癌常用的三類靶向藥物:
1、吉非替尼(gefitinib,Iressa)是一個強有力的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對癌細胞的增殖、生長、存活的信號轉導通路起阻斷的作用。IPASS研究是比較吉非替尼組與對照組(紫杉醇加卡鉑方案)的Ⅲ期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兩組中位生存期無明顯差異,分別為18.6個月(吉非替尼組)和17.3個月(化療組);但吉非替尼組的生活質量、無進展生存期均顯著優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且吉非替尼組副作用明顯減少;亞組分析顯示EGFR突變者療效好。眾多試驗證實吉非替尼治療有效的患者大多數存在EGFR突變,以腺癌突變居多,且19、21外顯子突變占大部分。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和歐洲腫瘤年會(ESMO)指南建議非鱗癌NSCLC患者行EGFR突變檢測。
2、厄洛替尼(erlotinib,Tarceva)是一種1型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表皮生長因子受體(HER1∕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可抑制細胞內與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相關聯的酪氨酸激酶的磷酸化作用。加拿大國家癌癥研究所的BR.21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對于治療一線治療失敗的晚期NSCLC患者,厄洛替尼組與對照組相比較,在無進展生存期、總生存期等方面均有統計學意義。在晚期NSCLC患者中,分子靶向藥物聯合化療越來越受關注,其中厄洛替尼聯合化療療效突出,EGFR突變者受益更加明顯。
3、貝伐單抗(bevacizumab)是在晚期 NSCLC一線治療中第一個被證明具有生存優勢的靶向藥物。是針對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 factor,VEGF)的單克隆抗體,能夠阻斷VEGF與VEGF受體的結合,抑制新的血管生成和已有血管結構的退化,使腫瘤血管正常化、增強化療藥物達到腫瘤組織的能力。ECOG4599臨床研究中研究晚期NSCLC患者應用含鉑雙藥化療加或不加貝伐單抗的療效,證實貝伐單抗組在無進展生存期和總生存期方面均有明顯優勢,具有統計學顯著性;研究同時發現貝伐單抗組的不良反應如高血壓、蛋白尿及出血的發生率高于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且不良反應主要發生在鱗癌患者。故FDA批準貝伐單抗作為非鱗癌晚期NSCLC的治療方案。對于初治晚期非鱗癌患者,無腦轉移,無明顯咯血,不需長期抗凝治療者,可考慮含鉑化療方案與貝伐單抗聯合應用,但不推薦單獨使用貝伐單抗。
所謂靶向治療就是有針對性地作用于腫瘤細胞,抑制其生長,增殖。靶向治療法是應用于化療失敗的二/三線方法,因此提高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或者一年生存率是評判這個治療方法好壞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