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放射性齲齒的臨床表現 幼兒齲齒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齲病不單單是小孩子會患此病,大人也很容易患病。并且由于小孩子要換牙,所以拔牙后還可以長出新牙,但是成人的換牙期早已結束,如果拔掉齲齒也就意味著牙槽中會空出一個位置,這對患者形象有所影響,也只能通過安假牙的方式來解決,但是有許多患者并不喜歡這種方式,如此以往,患者心情也會不好,這也不利于身體健康。
早發現,早治療相當關鍵,具體的癥狀有哪些呢?
一、淺齲:齲損在牙釉質或根面牙骨質層內,患者一般無明顯自覺癥狀,多數是在常規檢查時發現。
二、中齲:病變的前沿位于牙本質的淺層,臨床檢查可以看到或探到明顯的齲洞,或在X線照相時發現。患者多有自覺癥狀,主要表現為在進食冷、熱或酸、甜食品時,刺激進入洞內引起一過性敏感癥狀。
三、深齲:病變進展到牙本質深層,臨床上可觀察到明顯的齲洞,很深,接近髓腔。患者有明顯與冷熱酸甜刺激后的敏感癥狀,也可有食物嵌塞時的短暫疼痛癥狀。
四、根齲:當牙齦退縮,根面暴露,牙根表面發生的齲齒稱為根齲,也稱根面齲。
五、猛性齲:短期內(6-12個月)全口牙齒或多個牙齒、多個牙面同時患齲;病變呈現急性齲的特征;多數發生在有特殊的致病因素或全身背景的易感人群。鑒于此類病變過程異常迅猛,臨床上稱為猛性齲或猖獗齲。
齲齒的臨床表現可以概括為患牙的色、形、質呈現緩慢、進行性的變化和患牙感覺異常。
色澤改變:當齲發生在牙齒的平滑面時,擦去表面的菌斑或軟垢,吹干后可見病變部位表面粗糙、光澤消失,早期呈白堊色,隨著外來色素(如食物、細菌代謝產物以及牙本質蛋白分解產物)的附著,病損區會出現進一步著色而呈棕黃色或黑褐色。當下方牙本質嚴重脫礦、著色并透過半透明的釉質反映出來時,呈現特有的“墨浸樣”改變。
外形缺損:隨著牙體硬組織中無機成分的溶解,有機成分的崩解,病變進展,病損區擴大,形成了牙體組織由表及里的實質性缺損,即齲洞。
質地改變:齲洞中充滿感染脫礦的押題組織和食物殘渣,脫礦后的押題組織硬度下降,質地松軟,探查時容易與正常組織區別。
進行性發展:牙齒一旦患齲,如果不去除局部存在的菌斑致病因素,病變就會緩慢持續地進展,很難自動停止,也沒有自愈性。牙體組織被侵蝕,病損由小到大,由淺入深,累及牙髓,繼發牙髓的炎癥、變性,甚至壞死,更進一步導致根尖周炎。牙齒最終成為殘冠、殘根,喪失咀嚼功能。
感覺變化:僅波及牙釉質的早期齲損,患牙可以完全沒有疼痛和不適癥狀。一般是當齲進展到牙本質層出現齲洞時,患牙才會出現對冷熱刺激敏感、經常進食嵌塞或食物嵌入齲洞時疼痛等癥狀,但均為一過性表現,刺激消失,癥狀隨之消失。當齲發展到牙本質深層時,癥狀有所加重。
齲齒好發部位
一、乳磨牙和第一恒磨牙是窩溝齲的好發牙位。
二、好發牙面依次為:咬合面、鄰面、牙頸部根面、唇/頰面。
三、齲齒的發生與年齡有關。3歲以前的幼兒,多在前牙的鄰面患齲;3—5歲則多見乳磨牙的窩溝齲;8歲左右,乳磨牙的鄰面齲開始增多。青少年多發恒牙窩溝齲和上前牙的鄰面齲,而中老年人則多見根面齲。
牙痛折磨人,為了不被這種不要命的疼法折磨,一定要早治療,所以對于疾病的鑒別是十分重要的,對照齲病的癥狀,進行分析,如有懷疑就要及時去醫院進行專業檢查,并且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