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的表現 先天性心臟病嬰兒的表現
先天性心臟病是兒童最常見的心臟缺陷類型的疾病,由多種因素造成,常可導致正常的心臟、血管、組織等發育異常,甚至是新生兒的死亡,嚴重影響了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及生存質量,也給家庭帶來極大的傷害。據有關報道文獻研究,由于導致先天性心臟病的因素復雜多樣,且常由多種因素互相影響所致,目前主要通過預防及產前診斷及遺傳咨詢等手段盡量避免或做好后續處理措施。
先天性心臟病一般可分為兩大類:青紫型和非青紫型先心病。青紫型先心病包括:法洛氏四聯癥、法洛氏三聯癥、完全性大動脈轉位、完全性肺靜脈異位引流、完全性心內膜墊缺損、三尖瓣閉鎖、肺動脈閉鎖、單心室、右室雙出口、共同動脈干、主動脈弓中斷等。非紫紺型先心病包括: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主肺動脈間隔缺損、單純肺動脈狹窄、主動脈瓣上/瓣下狹窄、二尖瓣關閉不全、三尖瓣關閉不全、部分性肺靜脈異位引流等。患病兒患先天性心臟病后的癥狀和體征如下:
1.青紫,青紫是先天性心臟病的重要體征,常提示有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臟病(如大動脈轉位,主動脈連接右心室,由靜脈血供應全身)或肺血減少引起的缺氧(如肺動脈狹窄)。
2.咳嗽、氣促、聲音嘶啞。新生兒的正常呼吸頻率為每分鐘30-40次。氣促是多種疾病的常見表現,對于小兒先心病而言,有些常有氣促和呼吸窘迫的表現,造成喂養困難,使患兒容易煩躁;有些則不一定出現這樣的表現,僅是呼吸增快,在活動或吃奶時出現氣促;紫紺型小兒先心病雖然常會出現氣促表現,但沒有明顯的呼吸窘迫表現。提示擴大的左心房或肺動脈壓迫喉返神經,在臨床有時會誤認為新生兒肺炎,喉軟骨軟化或呼吸窘迫綜合征。
3.喂養困難,吸吮數口停歇,哭鬧加重時突然發生昏厥。經常暈厥,昏厥被稱為缺氧性發作。患兒先天性心臟病常常突發紫紺加重、呼吸困難,直至失去知覺。常常在排便、啼哭、哺乳時發生。
4.發育遲緩。
5.有先天性心臟病同時合并其他內臟畸形:1脊柱裂; 2氣管畸形;3食管、膈肌畸形;4肛門畸形;5腎臟畸形。
6.有先天性心臟病同時合并外表畸形:1耳廓畸形,俗稱“米倉耳”2白內障;3唇裂、腭裂;4臍疝;5手足多指畸形,如“六指”。
7.心臟雜音,在診斷小兒先天性心臟病的時候,要注意甄別是否是先天性心臟病。一些心臟病在生后頭幾天可能沒有或僅有輕微雜音,但隨后雜音卻逐漸增強。對于出生后頭幾天即出現雜音而無臨床表現的新生兒,應先除外小兒先心病的可能。
8.小兒先心病在聽診時大多心音正常,但在發生心功能不全時心音會減弱,或是出現奔馬律。如果心音強弱不一或心律不整,可能是心律失常。
9.蹲踞,如果你的寶寶患有紫紺先天性心臟病,那么活動之后經常會出現蹲踞體征。
10.發育障礙,先天性心臟病的患兒發育一般都不正常,會出現營養不良瘦弱,發育慢等等問題。
凡發現孩子有以上癥狀時,要警惕先天性心臟病的可能,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包括心電圖、x-光胸片和超聲心動圖,較簡單的先心病經上述檢查多能明確診斷。如不能明確診斷,則需要到心血管專科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如心血管造影、心導管、計算機斷層掃描等。及時做到早發現,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