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多動癥發病的原因 多動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智商低嗎
兒童多動癥是我們在平時經常性會遇到的一種兒童精神類疾病。很多人覺得自己孩子調皮一些不是什么大事情,確實。但如果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現得特別異常,這樣的話,大家就需要注意了,很有可能是多動癥。那么,兒童多動癥有哪些原因呢?
國內外學者雖然對多動癥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目前還不完全清楚其發病原因,以下幾點可能是多動癥的主要致病因素。
遺傳因素。大約40%的多動癥患兒的父母、同胞和其他親屬,在童年也患過此病,同卵雙生兒中多動癥的發病率較異卵雙生兒明顯增高,多動癥同胞比半同胞(同母異父、異母同父)的患病率高,而且也高于一般孩子,這均提示遺傳因素與多動癥關系密切。
腦損傷或腦發育不成熟導致的腦功能輕微失調。研究表明,大約85%的患兒是由于額葉基底核系統或尾狀核功能障礙所致,包括:(1)母親孕期疾病:高血壓、腎炎、貧血、低熱、先兆流產、感冒等。(2)分娩過程異常:早產、難產、鉗產、剖腹產、窒息、顱內出血等。(3)生后1-2年內,中樞神經系統有感染、中毒或腦外傷的患兒,發生多動癥的機會較多。
腦神經遞質數量不足。腦內神經遞質(如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濃度降低,可降低中樞神經系統的抑制活動,使孩子動作增多。而治療多動癥的藥物,其化學結構與去甲腎上腺素相似,服藥后,可通過各種途徑,增加去甲腎上腺素的含量,使患兒動作減少。
環境與教育因素。近年來,許多獨生子女家長“望子成龍”心切,由于教育方法不當及早期智力開發過量,學習負擔過重,使外界環境的壓力遠遠超過了孩子的能力承受范圍,這也是當前造成兒童多動癥(注意力渙散、多動)的原因之一。此外,家庭結構松散、矛盾沖突多、父母養育孩子的方式偏于拒絕、過度保護等,都有可能誘發兒童多動癥。
飲食習慣。研究發現,多動癥與兒童飲食中含有的氨基酸多少有關。兒童攝入含有過多酪氨酸或色氨酸的食物, 如驢肉、魚片、干貝、奶酪、鴨掌、豬肉松、腐竹、豆腐皮等,都可能誘發多動癥。兒童攝入含有過多調味劑、食用色素以及水楊酸等化學物質也可能誘發該病。此外,兒童攝入含鉛量過度的食物也會導致多動。臨床檢測多動癥孩子血中維生素、鐵、鋅等微量元素缺乏而血鉛含量過高。
以上這些就是兒童多動癥的一些常見原因。國際上對此的研究一直在進行當中,而國內也一直在進行并且有了一些進展和突破。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一定要對孩子的一些異常行為進行關注,有異常情況的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