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動脈粥樣硬化指數偏高5.4 動脈粥樣硬化指數偏高看什么科
動脈粥樣硬化指數是什么呢,在我們生活中,想必大家對于動脈粥樣硬化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吧,那么大家知道動脈粥樣硬化指數偏高怎么辦呢?
動脈粥樣硬化指數是什么
動脈粥樣硬化指數是國際醫學界建立的動脈粥樣硬化程度的衡量指標。動脈剛度指標的正常值是小于4,如果較小的值,動脈硬化程度越輕,導致心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的概率越低;另一方面,如果動脈硬化指數大于4,即發生硬化的動脈,數值越大,硬化的動脈越嚴重,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就越高。
如果在檢查中發現動脈硬化指數已經很接近臨界值,那大家就要引起重視了,在還沒有發生動脈硬化之前應盡早預防。
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民以食為天,從飲食上積極預防很關鍵。
a、每日總熱量攝入不應太高,以保持正常體重為宜。
b、體重超標者,要減少每天對熱量、脂肪的攝取量,盡量實行低鹽低脂的生活。
c、超過40歲的中年人應該少食用一些動物性脂肪和高膽固醇食物,選擇低脂和低膽固醇的的食物,如魚、雞肉、豆制品等。
d、已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的患者禁止暴飲暴食,嚴格控制鈉鹽的攝入。
e、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和植物蛋白的食物,如新鮮蔬菜、水果、各種豆類制品等。
2、盡量不吸煙、不喝烈性酒。紅葡萄酒雖然有抗氧化的功效,可是長期飲用也會引起一些其他的疾病,所以也不建議飲用紅葡萄酒。煙毒和酒精對人身體無益,要盡量做到戒煙戒酒。
3、進行一定的運動鍛煉,特別是肥胖者,降低體重是很有必要的。提倡進行一些例如太極拳、慢跑、散步之類的運動,老年人要根據身體狀況而定,運動不宜激進,要循序漸進。
4、生活要有規律,保證有良好的睡眠質量。合理安排工作和學習的時間,生活要有規律,避免壓力太大,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情。
動脈粥樣硬化的病因
動脈粥樣硬化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發病機制復雜,目前尚未完全闡明。主要危險因素有高血壓、高血脂和大量吸煙,還有糖尿病、肥胖和遺傳因素等。
1.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發病率明顯增高。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互為因果,二者常同時存在。
2.高血脂
高膽固醇血癥是動脈粥樣硬化的致病性因素。
3.吸煙
吸煙明顯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率,且與每日吸煙數量成正比。
4.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率較無糖尿病者高兩倍。
5.肥胖
中心性肥胖者、體重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加者,更易患本病。
6.遺傳因素
家族中有年輕動脈粥樣硬化患者,近親發病率明顯增高。
7.其他
年齡、性別、C反應蛋白增高、從事腦力勞動、進食高熱量食物等均與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相關。
臨床表現
動脈粥樣硬化的癥狀主要取決于血管病變及受累器官的缺血程度。主動脈粥樣硬化常無特異性癥狀;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者,若管徑狹窄達75%以上,則可發生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甚至猝死;腦動脈粥樣硬化可引起腦缺血、腦萎縮,或造成腦血管破裂出血。
腎動脈粥樣硬化常引起夜尿、頑固性高血壓、嚴重者可有腎功能不全;腸系膜動脈粥樣硬化可表現為飽餐后腹痛、消化不良、便秘等,嚴重時腸壁壞死可引起便血、麻痹性腸梗阻等癥狀;下肢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血管腔嚴重狹窄者可出現間歇性跛行、足背動脈搏動消失,嚴重者甚至可發生壞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