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mp id="kk44u"><menu id="kk44u"></menu>
  • <menu id="kk44u"></menu>
    <xmp id="kk44u"><optgroup id="kk44u"></optgroup>
  • <nav id="kk44u"><code id="kk44u"></code></nav>

    2023登革熱最常見的并發癥 登革熱常見的熱型

    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病毒引起的并依靠蚊蟲等傳播的疾病,對于登革熱,及時治療非常重要,為了讓大家能夠及時發現登革熱,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登革熱的表現癥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發熱所有患者均發熱。起病急,先寒戰,隨之體溫迅速升高,24小時內可達40℃。一般持續2~7d,然后驟降至正常,熱型多不規則,部分病例于第3~5d體溫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稱為雙峰熱或鞍型熱。兒童病例起病較緩,熱度也較低。發熱時伴全身癥狀,如頭痛、腰痛,尤其骨、關節疼痛劇烈,似骨折樣或碎骨樣,嚴重者影響活動,但外觀無紅腫。消化道癥狀可有食欲下降,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顏面及眼結膜出血,頸和上胸部皮膚潮紅。脈搏早期加快,可出現相對緩脈,嚴重者疲乏無力,呈衰竭狀態。

    2、皮疹于病程2~5日出現,初見掌心、腳底或軀干及腹部,漸延及頸部及四肢。可為斑丘疹或麻疹樣皮疹,也有猩紅熱樣皮疹,紅色斑疹,重者變為出血性皮疹。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軀干和頭面部,稍有癢感,皮疹持續3--4日,一般與發熱同時消退,但也有熱退皮疹明顯者,疹退后無脫屑及色素沉著。

    3、出血于發病后5-8日,25~50%病例有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出血,如牙齦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及陰道出血等。

    4、淋巴結腫大全身淋巴結可有輕度腫大及觸痛。

    2023登革熱最常見的并發癥 登革熱常見的熱型

    5、其他可有肝臟腫大,脾大不常見,ALT升高,個別病例可出現黃疸,束臂試驗陽性。重型登革熱于病程3-5日出現頭痛、嘔吐、譫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壓驟降、頸強直、瞳孔散大等,呈腦膜腦炎表現,或有消化道出血及出血性休克,病情發展迅速,常因呼吸衰竭或出血性休克死亡。輕型登革熱表現類似流行性感冒,短期發熱,全身疼痛較輕,皮疹稀少或無疹,常有表淺淋巴結腫大。因癥狀不典型,容易誤診或漏診。

    通過這篇文章的介紹,我們對登革熱的表現癥狀有了一定的了解,對于登革熱,我們應該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一旦有發現類似類似以上癥狀的,應該要及時就醫,以免因為耽誤病情而導致不必要的后果產生。

    Tags:
    上一篇: 2023膽汁反流性胃炎胃竇糜爛吃什么藥 膽汁反流性胃炎伴胃竇糜爛怎么辦
    下一篇: 2023老人腰骨折怎樣護理好得快 小朋友骨折怎么護理
    黄色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