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產褥期中暑治療的關鍵是 老年人中暑的癥狀及治療方法
不少新媽媽選擇在夏季生寶寶,可是如果產褥期在這個季節的話,會給新媽媽和寶寶帶來不少的煩惱。因為夏季炎熱潮濕,細菌滋生,稍不注意的話,新媽媽就會造成產褥中暑的現象。在產褥期的新媽媽,出現了這種現象,該如何治療盡快恢復健康呢?
產褥中暑的冶療原則是立即改變高溫和不通氣環境,迅速降溫,及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及酸中毒。迅速降低體溫是搶救成功的關鍵。
首先,應將患者置于陰涼通風處,脫去產婦過多衣著,室內溫度宜降至25℃;。鼓勵多飲冷開水,用冷水、乙醇等擦洗。在頭、頸、腋下、腹股溝,胭窩淺表大血管分布區放置冰袋,快速物理降溫.按摩四肢,促進肢體血液循環,已發生循環衰竭者慎用物理降溫,以避免血管收縮加重循環衰竭,重視糾正腦水腫,可用20%甘露醇或25%山梨醇250ml快速靜滴。抽搐可用地西泮、硫酸鎂等抗驚厥。同時采用藥物降溫,用4℃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1000—1500ml靜脈滴注,鹽酸氯丙嗪25—50mg加于葡萄糖注射液50ml靜脈滴注,1—2小時滴完,4—6小時可重復一次,當血壓下降時,停用鹽酸氯丙嗪改用地塞米松、緊急時也可使用鹽酸氯丙嗪加鹽酸異丙嗪靜脈滴注,體溫降至38%時,停止降溫。
在降溫的同時應積極糾正水、電解質牽乩和酸中毒,24小時補液量控制在2000—3000ml之間。注意補充鉀、鈉鹽。高熱昏迷抽搐的危重患者或物理降溫后體溫復升者可用冬眠療法,常用冬眠1號(哌替啶loomg.氯丙嗪50mg、異丙嗪50rog)半量靜脈淌注。使川藥物降溫時需監測血壓、心率、呼吸等生命體征.加強護理,注意體溫、血壓、心臟及腎臟悄況。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出現心、腦、腎合并癥時,
以上內容是關于產褥中暑現象的一些治療原則和治療方法,相信新媽媽在閱讀后,對該癥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不過在此提醒廣大新媽媽,在夏季坐月子時,一定不要吹空調或者是電扇,因為月子里的婦女抵抗力很低,稍不注意可能就會被病菌侵襲而生病,影響母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