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病毒性發燒的癥狀表現 孩子發燒警惕四種表現
新生兒發熱有哪些癥狀表現?新生兒發熱是新生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癥狀,新生兒在熱環境下首先是皮膚血管擴張,以后開始出汗,汗珠先出現在前額,兩側鬢角,以后在胸部和大腿內側,若不注意補充水分可致脫水,引起高鈉血癥,高膽紅素血癥,如環境溫度增高過快,可使新生兒每分通氣量減低或致呼吸暫停,呼吸衰竭,嚴重高熱可導致死亡,存活者可致腦損傷。下面一起來具體了解。
新生兒寶寶發燒的表現
體溫本身并不是觀察兒童疾病的真正的最關鍵的方法。對成人來說,體溫的高低通常反映出疾病的輕重程度。孩子并非如此,因為他們的身體對溫度的控制還不完善。有的孩子在感染輕微疾病時,發燒也達40℃,然而在得更嚴重的疾病時只有38.3℃。孩子發燒時,家長更應觀察他的臉色、神態和行動。一個體溫為38.3℃卻臉色灰白、安靜得有點反常的孩子,也許比一個體溫為39.4℃但仍能滿屋子亂竄亂鬧的孩子病得重。如果發燒的孩子出現以下癥狀,不管體溫如何,都應請醫生診斷。
1、一直哭鬧不停,不管誰來安慰都沒有用。
2、很難被喚醒。
3、如果有人想觸碰或者移動孩子,他就哭鬧。
4、脖子僵硬,不靈活。
5、手臂、大腿或身體的其它部位出現不能控制的抽動、痙攣。
6、神志不清,行動怪異(看見或聽見不存在的東西,說些很奇怪的話或行動反常)。
7、呼吸時伴有雜音。
8、不能吞咽任何食物,并不住地流口水。
9、皮膚上出現紫色的斑點。
10、膚色灰白或呈暗藍色。
11、脈搏微弱卻快、急(不滿1歲的孩子每分鐘脈搏超過160跳;年滿1歲的孩子每分鐘超過120跳)。
12、排尿時有灼燒或疼痛感。
13、腹瀉時大便中帶血。
區分新生兒發燒因素
新生寶寶身體發熱,爸媽應對寶寶的發熱進行初步評估,要區別發熱是環境因素所致還是疾病因素所致。
1、環境因素:環境因素引起新生寶寶發熱,最常見的原因是保溫過度:如衣著過多、捂被過多。當室內環境溫度接近30℃時,如果媽媽母乳不足,寶寶乳汁攝入減少就會引起新生兒脫水而導致出現發熱現象。環境因素引起的發熱,寶寶表現為煩躁、哭鬧、周身皮膚潮紅、手足發燙和尿少。遇到此種情況所致的發熱,家長不必驚慌。
2、疾病因素:如果新生寶寶發熱的時候,伴隨有反應較慢,面色蒼白,食欲減退,手足發涼,這就是疾病因素引起的發熱。遇到這種情況時,爸媽要理性冷靜的應對。
總之,出現以上嬰兒發燒癥狀,爸媽們都不要掉以輕心,及早排查嬰兒發燒原因,并在醫生的指導下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