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變應性肉芽腫性血管炎癥狀 變應性肉芽腫性血管炎預后
在醫學上,慢慢地記錄了越來越多的關于罕見疾病。通常情況下,這些病的并發率并不高,大家對這些病也許聞所未聞,這并不出奇。如變應性肉芽腫血管炎,也是極為稀少的疾病之一。據了解,該病并沒有年齡界限,只是多出現在30~40這個年齡階段。而關于它的一些臨床表現,相信大家也是很陌生的。那么,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發病的三大時期有著怎樣的表現吧。
1.前驅期
除一般性癥狀發熱全身不適外常出現多種過敏性疾病的癥狀以呼吸道表現為主包括變應性鼻炎、鼻息肉病哮喘和支氣管炎此期待續數年后進展至血管炎期。
2.血管炎期
初起時多伴有全身癥狀,如全身不適、消瘦、發熱、腿部肌肉痙攣性疼痛(尤其是腓腸肌)由于受累血管廣泛分布此期臨床表現復雜約2/3病例有皮膚損害,最常見的是皮下小結瘀斑、紫癜潰瘍或皮膚血管阻塞累及心臟時可引起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周圍神經病變如單神經或多神經炎腹部器官缺血或梗死所致的腹痛腹瀉。肺部受累最常見常有咳嗽咯血,胸部放射線檢查顯示斑片狀浸潤結節彌漫間質性病變伴有胸液滲出。腎臟損害一般較輕故通常只有輕微癥狀但也有病情嚴重者表現為鏡下血尿和(或)蛋白尿,可自行消退也可發生腎功能不全,極少進展至腎衰竭。此期癥狀出現后原先的哮喘癥狀往往自行緩解血管炎可急性發作并急劇惡化,以至威脅生命。
3.血管炎后期
臨床表現類似于前驅期,通常為嚴重的哮喘還包括系統性血管炎引起的一系列繼發性改變,如高血壓、心肌梗死、慢性心功能不全外周神經損傷后遺癥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在變應性肉芽腫血管炎任何時期均可短暫發作,可反映疾病活動但也可能與病情無關嗜酸性粒細胞浸潤組織通常與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有一定關系但也不完全如此,主要發生在肺、胃腸道和心臟偶爾哮喘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和血管炎可以同時出現。
患有變應性肉芽腫血管炎的患者,一般在早期時如果及時得到治療,病情好轉的情況是很明顯的,而病重者相對來說就危險很多了,因為該病的幸存率很低。希望患者朋友們不要掉以輕心,而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也是有必要的,積極面對治療,配合醫生的指導,盡可能地過好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