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寶寶打預防針的地方有點紅腫硬塊 十個月寶寶打預防針的地方有硬塊
媽媽們都知道,寶寶在小時候會經常打預防針。寶寶打預防針之后就會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癥狀,那么寶寶打預防針的地方有硬塊是怎么回事呢?
寶寶打預防針的地方有硬塊怎么回事藥物吸收不好
打針后有硬塊可能是藥物吸收不好引起的正常反應,一般是不會有什么危險。
藥物刺激
硬結是炎性結節,可能與藥物對局部組織的刺激有關,也可以因反復注射同一部位引起。
注射不規范
打針以后出現硬塊,應該是與注射有關,可能和注射的時候沒有放松有關。
還有就是有個別小診所注射不規范,局部消毒不嚴格可引起局部膿腫。
寶寶打預防針的地方有硬塊怎么辦注意觀察
寶寶打預防針后,家長要注意觀察,如果注射部位僅有小硬塊(小于3cm),而無發熱、化膿、劇烈疼痛等表現,應該是接種疫苗后,局部的正常反應,因為疫苗雖經滅活或減毒處理,但畢竟是一種蛋白或具抗原性的其他物質,對人體仍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引起的。家長可以不作處理,當天不要碰到水,一般幾天即可消退。
外敷土豆片緩解
將一只新鮮的土豆切成片,每片約0.5-1厘米厚,大小比硬塊略大些。把土豆片覆蓋在硬塊上,然后用兩條膠布固定好,24小時后取下,硬塊就可以明顯縮小。土豆有抗菌消炎的功效,敷土豆片可以很好的消除紅腫的硬塊。
仙人掌外敷緩解
對于由注射預防針所致局部紅腫、腫塊硬結,可用仙人掌去剌后,揭去外層皮質,取直徑4~5厘米的肉質片貼敷,每日換1次,一次半個小時即可,有助于消腫。
先冷敷再熱敷
先用毛巾冷敷,冷敷可以減輕局部充血或出血、控制炎癥擴散、減輕疼痛、降低溫度。
2小時后再熱敷,將毛巾或紗布疊成方塊,浸在60-70度的熱水中,稍稍擰干后敷在硬結部位,每5分鐘更換1次,持續20-30分鐘,每日至少1-2次。熱敷可以促進硬結部位的血液循環,起到消散硬結的作用。
注意:不能剛打完針就熱敷,這樣有誘發針眼感染的危險,應等第二天再進行。
外敷硫酸鎂溶液
把50毫升50%的硫酸鎂液(藥房買的)倒在碗里,加10毫升熱水,然后把紗布或小毛巾(3塊交替使用)浸在藥液里,稍稍擰干后,敷在硬結處,最好在上面焐一個熱水袋來保溫,每5分鐘更換1次,持續15~20分鐘,每日2~3次。 硫酸鎂溶液外敷目的是使局部肌肉放松,血管擴張,血流加速,促進藥液的吸收,使硬塊變軟消散。
嚴重時就醫
寶寶打預防針的地方,如出現硬塊較大、腫痛明顯、發熱、局部液性波動、破潰等癥狀,考慮局部感染,形成膿腫,這時候最好趕緊去醫院處理為好。
寶寶打預防針的地方有硬塊可以洗澡嗎不建議洗澡。
寶寶打預防針后出現硬塊,可能是藥物吸收不好、藥物對局部組織的刺激以及局部感染等等,這個時候,最好不要讓創口沾水,以免引起不良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