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8歲社交恐懼癥的表現及治療 青少年社交恐懼癥的癥狀
在現實生活中,社交恐懼癥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社交障礙,從病理上來講屬于神經癥,患者往往會表現出公共場合異常的緊張或窘迫感,給社交帶來了嚴重的影響,社交恐懼癥都有哪些癥狀和臨床表現呢,我們來聽聽專家的介紹。
社交焦慮癥又稱社交恐懼癥,是焦慮障礙的一個重要亞型。其主要癥狀是患者害怕受到注視,患者社會功能受到嚴重影響。社交焦慮障礙的患病率是8%左右,屬于公共衛生問題;起病年齡在13-24歲之間,平均20歲左右;女性和男性發病率幾乎相同,平均病程20年;自發緩解的可能性很小,有1/4的患者隨年齡的增長而緩解;對患者成長發育可能帶來較大影響;醫學界對這一問題還缺乏足夠的認識。
害怕受到關注是核心的臨床表現。典型情景:(1)、害怕上公共衛生間;(2)、害怕在別人注視下進餐(24.7%);(3)、害怕在大眾面前講話或做其它事情(57.0%);(4)、害怕在別人注視下寫作;(5)、害怕和異性交談(42.1%);(6)、害怕被介紹給陌生人。
現實的后果:焦躁不安;精神萎靡不振;酗酒;過量吸煙;一天到晚呆在家里;對于外界環境冷漠。2/3的病人是獨身、離婚或喪偶,1/2的病人未能高中畢業,1/5的病人接受救濟,70%的病人生活在低社會經濟狀態。由于該障礙持續存在,并且很少自然緩解,加上就診率低,使以上后果更為嚴重。
可見社交恐懼癥發展到一定程度是會引起很多嚴重的問題,因此在早期如果發現自身有相關癥狀的,就需要及時的采取一些措施,從生活方式上積極的進行一些改善,如果沒有好的效果,就需要及早地尋求一些正規的心理疏導或者治療,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后果。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