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藥沖劑與煎劑效果一樣嗎 中藥沖劑和煲的藥效哪個好
中醫作為我們中華民族的國寶,成為幾千年來主要治療疾病的武器,湯藥是中藥當中常用的劑型,從創始以來使用至今。而且傳統中藥湯劑的煎藥用具、煎藥用水、煎藥火候、煎藥時間、特殊的煎藥方法等等都有著嚴格的要求。隨著現代生活水品的提高,中藥配方的顆粒也是應用而生,那么湯劑和顆粒相比到底哪個更好?
中藥顆粒的優勢:
傳統中藥的煎藥方法的實際操作中,要必須通過浸泡、一煎、二煎,約需要90分鐘才能完成1劑中藥的煎制。而且在煎藥的過程當中還要不斷攪拌中藥,防止藥液的溢出,操作過于繁瑣,而且藥液的揮發性成分容易丟失,比如一般家庭在煎藥時會造成大量的隱性浪費,降低藥物的臨床療效。
中藥配方顆粒以中醫藥的理論為指導,將單味中藥飲片按照標準炮制規范,采用機械化大生產,經現代制藥工藝提取、分離、濃縮、干燥、制粒、封裝而成的一種具有統一劑量、統一質量標準的可用于直接配方的顆粒性中藥,既保留原中藥飲片的性味、歸經、功效,又祛除了中藥飲片的農藥殘留,嚴格控制重金屬含量,劑量準確、高效安全。中藥配方顆粒采用獨立鋁箔包裝,密封好,不吸潮,攜帶方便,同時可以避免中藥飲片因保管不當引起的走油、發霉、蟲蛀等問題。
中藥顆粒的不足:
配方顆粒的制作需要提取、濃縮、干燥,密封等多道工序,增加了生產成本,價格高于普通飲片,很多長期服用藥物的慢性病患者不易接受。傳統中藥飲片在煎煮過程中,會發生一系列的物理化學反應,能改變藥液的 pH值,具有增溶、增效、降毒的作用,反應中產生的沉淀或新成分可能會起到一定療效。中藥免煎顆粒是單味藥物單提后的混合,能保證單味中藥的最大溶出,卻忽視了合煎過程中的相互作用,可能會影響藥物的治療作用。
在使用中藥顆粒時我們應該注意:
沖調時可先加少量開水濕潤、攪拌,再加入足夠量的開水使顆粒溶化。中藥配方顆粒的包裝規格按照每一味藥的成人一日量確定,服用時要遵照醫囑,兒童用量酌減,并注意服藥期間的飲食禁忌。如果發現顆粒吸潮結塊,就停止服用。另外要注意貯存時間,在保質期內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