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真菌中毒癥的病因是什么 真菌性中毒的預防措施
真菌中毒癥是在生活中要引起重視才行,掌握了它治療的方法,患者們才能及時的恢復身體的健康,在生活中加強疾病的預防非常重要,我們要對真菌中毒癥的疾病加強護理,掌握好治療的方法才行,一起來看看真菌中毒癥的預防辦法是什么吧!
(一)防霉 糧食中真菌生長繁殖的有利條件主要是適宜的溫度與水分。如能將糧食貯存于10℃以下,水分保持在10%以下,就能有效地防霉。
環氧乙烷防霉的效果較好,用100~200g/m2封閉數日后,可使米粒的霉菌減少90%以上,并可維持4個月之久。開封第5日即測不出殘留藥物量。環氧乙烷對人體有毒,故使用時應注意安全。
(二)除毒 黃曲霉在生長繁殖過程中可滲透至種子內部各層及胚部,毒素含量以中心層最高,故不能用清洗種子表面的辦法來達到去毒的目的。以花生仁為例,可用手挑法,揀出霉、皺、變色的花生仁而達到去毒的目的。
黃曲霉毒素對熱很穩定,一般烹、煮、烘、焙等方法僅能破壞少量毒素,紫外線照射也不能破壞食物中的毒素。物理方法中以高溫處理破壞毒素較多,但仍不能完全破壞;如油炸或砂炒花生仁,溫度達205℃以上時,黃曲霉毒素B1僅減少65%~69%。
化學除毒方法以氧化法和加堿法較為有效,氧化法中有加Cl2、ClO2、SO2、SO3、NO3或5%次氯酸鈉(NaOCl)等。以5%NaOCl處理時,黃曲霉毒素于數秒鐘內即被破壞,故是常用的消毒劑。加堿法有加NaOH、NH3、甲基氨等,市場供食用花生油,均經加堿處理而去毒。
也有應用生物學方法解毒的報道,如黃桿菌可將花生、玉米、奶油、飲料等食品中的黃曲霉毒素全部破壞,并經生物鑒定證實有效。生物學方法成本低,收效大,可能是一種有前途的除毒措施。
(三)防護 燒傷病室、真菌實驗室,以及從事真菌毒素科研的人員,必須注意防護,如穿戴隔離衣帽,在進行真菌分離培養工作時,應戴口罩,并盡量防止孢子飛揚。操作臺面如有漏濺,應立即用新配的5%次氯酸鈉消毒。
預防真菌中毒癥的方法患者們都十分清楚了吧,生活中要積極的配合醫生做治療,掌握好它的癥狀,才行及時的配合醫生,患者們不要有太多的壓力,只要努力的配合治療,患者們就會有健康的未來了,希望大家注意自己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