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乙肝什么癥狀 乙肝是什么病有什么癥狀
乙肝在生活中常見的癥狀是很多的,它的體征也是很多的,發現了乙肝的時候,要定期到醫院做治療才行,生活中要引起重視,在孩子剛剛出生的時候,防疫工作者就會為孩子注射乙肝疫苗的,我們一定要掌握清楚,防止乙肝的疾病傳染給別人,看看文章的描述吧。
一、癥狀
四肢乏力、精神不集中、易困易疲憊、精神不振、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并且帶有發熱、精神萎靡、腹痛和消化不良的癥狀。另外乙肝患者體內膽紅素升高時,還會出現黃疸癥狀,皮膚發黃、眼睛發黃、尿液發黃的癥狀。往往也會沒有癥狀而因此病情不被發現。
二、體征
1、重型肝炎:極度乏力,嚴重消化道癥狀,神經、精神癥狀(嗜睡、性格改變、煩躁不安、昏迷等)
2、急性乙型肝炎:可表現為急性黃疸型肝炎和急性無黃疸型肝炎。急性黃疸型可有比較典型的臨床表現,如低熱、乏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厭油、腹脹、肝區疼痛、尿黃如茶水樣等等,部分患者甚至可出現一過性大便顏色變淺,皮膚瘙癢、肝區壓痛及叩痛等,而急性無黃疸型多較隱匿,癥狀輕,似有輕度乏力、納差、惡心等不適,恢復較快,常常體檢化驗時才被發現。出現急性乙型肝炎的癥狀時,患者一定要注意及時的進行檢查和治療,避免病情慢性化發展。
乙肝的癥狀有哪些?3、慢性乙型肝炎:根據病情可分為輕、中、重三種。
輕度:病情較輕,可反復出現乏力、頭暈、食欲有所減退、厭油、尿黃、肝區不適、睡眠欠佳、肝稍大有輕觸痛,可有輕度脾大。部分病例癥狀、體征缺如。肝功能指標僅1或2項輕度異常。
中度:癥狀、體征、實驗室檢查居于輕度和重度之間。
重度:有明顯或持續的肝炎癥狀,如乏力、納差、腹脹、尿黃、便溏等,伴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大,ALT和(或)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反復或持續升高,白蛋白降低、丙種球蛋白明顯升高。
4、肝炎肝硬化:
①根據肝臟炎癥情況分為活動性與靜止性兩型。
活動性肝硬化:有慢性肝炎活動的表現,乏力及消化道癥狀明顯,ALT升高,黃疸,白蛋白下降。
靜止性肝硬化:無肝臟炎癥活動的表現,癥狀輕或無特異性,可有上述體征。
②根據肝組織病理及臨床表現分為代償性肝硬化和失代償性肝硬化。
代償性肝硬化:ALB≧35g/L,TBil﹤35μmol/L,PTA﹥60%。可有門脈高壓征,但無腹水、肝性腦病或上消化道大出血。
失代償性肝硬化:指中晚期肝硬化,有明顯肝功能異常及失代償征象,如ALB﹤35g/L,白蛋白/球蛋白(A/G)﹤1.0,TBil﹥35μmol/L,PTA﹤60%。可有腹水、肝性腦病或門靜脈高壓引起的食管、胃底靜脈明顯曲張或破裂出血。
5、淤膽型肝炎:黃疸持續不退大于3周,稱為淤膽型肝炎。以肝內淤膽為主要表現的一種特殊臨床類型,又稱為毛細膽管炎型肝炎。慢性淤膽型肝炎常在肝硬化基礎上發生,不易消退,常伴γ-谷氨酰轉肽酶、堿性磷酸酶、總膽汁酸升高。
三、診斷標準
診斷乙型肝炎共有三種方法:化驗病毒的抗原、化驗人體的抗體和化驗病毒的脫氧核糖核酸。
抗原:被化驗的乙型肝炎的抗原有二: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假如這兩種抗原存在的話說明病人依然患病。在最佳情況下病人體內只有HBs-Ag而且沒有癥狀,這說明病人健康,但是帶病毒。假如病人體內有HBe-Ag的話他的感染力非常高,不過即使只有HBs-Ag病人依然可以感染其他人。
文章對乙肝的癥狀做了詳細的介紹,患者在飲食上一定要多加注意,千萬不能吃油膩,辛辣的食物,以免造成巨大的威脅,生活中我們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盡量保持合理的飲食和睡眠,防止乙肝對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祝大家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