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腰子和腎是一個東西嘛 腰子和腎是一個嗎
中國人喜歡吃腰花,并不僅僅因為美味,更重要的恐怕是想“補腎”。地球人都知道,腰花就是腎,根據中醫以形補形的理論,吃豬腎自然可以補人腎。
然而,現代中醫們并不認為中醫所謂的腎就是那個形而下的腰花,也即西醫所謂kidney,一個泌尿器官。中醫的腎神通廣大,可以決定性功能。在現代中醫的眼中,腎不再是可以做腰花的腰子,而是一個整合了腦、性腺等很多器官的功能概念。
那么,中醫的腎究竟是不是kidney,也即“腰子”呢?
中國最早的醫書《馬王堆簡帛》中的《養生方》有“陰干牡鼠腎,冶,取邑鳥卵潰,并以涂新布巾。口(字不可辨),以抿男女。”句,這里雄鼠的腎自然是一個解剖器官。
《黃帝內經.素問脈要精微論》“腰者,腎之府”。明確腎的部位,在腰間。
《難經四十二難》說得明白:“腎有兩枚,重一斤一兩”。古人好牛,現代中醫無法看到的腎,能稱出斤兩來。.
《針灸聚英.足少陰腎經》(明.高武1537年)進一步描述:“腎有兩枚,重一斤一兩,狀如石,而附著于脊之十四椎,當胃下兩旁”。這不就是腰子嗎?不就是kidney嗎?
《醫貫.卷之一.玄元膚論.內經十二官論》(明.趙獻可):“命門在人身之中,對臍附脊骨,自上數下,則為十四椎。自下數上,則為七椎。內經曰,七節之旁,有小心。此處兩腎所寄,左邊一腎,屬陰水;右邊一腎,屬陽水。各開一寸五分,中間是命門所居之官,即太極圖中之白圈也。”以脊椎為參照,把腎的解剖位置描述的非常清楚。
《醫學入門.內集.卷一.臟腑.臟腑條分》(明李橚):“腎有兩枚,左屬水而右屬火;重各九兩,右主女而左主男。左右兩枚,共一斤二兩(注:十六進制),男以左腎為主,女以右腎為主。 連脅系心貼脊膂兮,裹以脂膜,里白外紫如江豆兮,相合若環。腎連脅下對臍,形如江豆,相并如環,曲貼脊膂膜中,里白外紫。兩腎二系相通下行,其上則與心系通而為一,所謂坎北離南,水火相感者也。左右氣常相通,靜養極者,左右相合,則精不泄矣。”不僅觀察到了腎的毗鄰解剖關系,還描述了腎的顏色形狀,活生生就是腰子和kidney。
《質疑錄》(明張介賓):“ 《內經》初無命門之名,命門之說始于越人之三十六難,而曰腎有兩,左為腎,右為命門,男子藏精,女子系胞。夫右腎既藏男子之精,則左腎將藏何物?女子之胞何獨偏系于右?此其說之不能無疑也。”懷疑是懷疑,并不認為腎是非血肉器官,它還是腰子。
清《醫林改錯》是中醫解剖學最高成就,王清任指出古人關于腎的錯誤之處:“其論腎,有兩枚,即腰子。兩腎為腎,中間動氣為命門。既云中間動氣為命門。何得又云左腎為腎,右腎為命門?兩腎一體,如何兩立其名,有何憑據?若以中間動氣為命門,藏動氣者,又何物也?其論腎錯誤又如是。”“兩腎凹處有氣管兩根,通衛總管,兩傍腎體堅實,內無孔竅,絕不能藏精。”王清任不僅觀察到了實實在在的腎,還注意到了腎蒂中的動脈,即所謂氣管。因為尸體的動脈中沒有血液,古人錯以為那是氣的管。
清末“中西醫匯通派”創始人之一唐宗海(1846-1897)在其《中西匯通醫經精義.上卷.五臟所屬》中論腎:“形如豆,又似豬腰子,腎中有油膜一條貫于脊骨是為腎系,此系下連。膜又有氣管由肺而下,附脊循行,以下入腎系而透入。膜達于丹田。兩腎屬水中間腎系屬火即命門也。命門為三焦膜油發源之所,故命門相火,布于三焦,焦即油膜也。舊說多誤,西醫析言之,而不能會通也,詳考內經自見。腎靠脊而生,有膏油遮掩,附腎有薄膜包裹,西醫名為腎衣。此衣發于腎系,乃三焦之源也。腎系是白膜層疊退出而成,一條貫脊。系中內竅通,脊髓最深之竅也。其次為氣管,外通于鼻...”唐宗海顯然研究過西醫解剖學,他完全認同中醫的腎和西醫的kidney是一個東西。
不過,愚民百姓們還是熱衷于吃腰花來補腎,“腎虛”的中國男人實在太多,形而下點,也顧不得了。“博大精深”的功能腎在現實中完全沒有市場,腎虛人群默認的,腎就是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