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藥物疹要做什么檢查 藥疹去醫院是怎么檢查的
很多皮膚病的癥狀都有相似之處,臨床上也有好多患者把皮炎和藥疹給混淆了,給治療增加了難度。今天我們就先說說藥疹的診斷方法,如果患者在服用藥物后發現自己有藥疹癥狀,也能了解自己需要做哪些方面的檢查。
(1)皮膚試驗
①劃痕、挑刺(prick)或皮內試驗 陽性反應提示皮膚對該藥過敏,但口服或注射給藥不通過皮膚,可不引起反應。另一方面,皮試陰性后給藥發生反應的亦非少見。許多例青霉素過敏性皮疹,都是在皮試陰性后給藥引起的。再者,皮內試驗的危險性與再暴露試驗基本一樣,進行前要采取預防措施。而且對某藥反應的患者,常不一定對該藥本身而是對它的代謝產物過敏。例如對青霉素反應的,常是對它的衍生物青霉酸基團而不是對青霉素本身過敏。還有的過敏性皮疹是對藥物所含雜質而不是對藥物本身的反應。
②皮窗試驗(skin window test) 將被試藥物放在幾毫米擦傷的正常皮膚上,覆以蓋玻片,對藥物敏感的患者局部發生炎性反應后,蓋玻片上的嗜酸性粒細胞計數波動于0.20-0.95,而對照組則在0-0.07之間,但試驗結果常不可靠。
③斑貼試驗 對固定性過敏性皮疹、濕疹型過敏性皮疹的診斷有一定價值,對其他類型過敏性皮疹的診斷無用。
(2)特異性淋巴細胞轉化試驗
致敏藥物與患者白細胞共同培養,觀察淋巴細胞母細胞樣轉化情況。因確定的致敏原難以肯定,且假陰性較多,故其診斷價值有限。
(3)巨噬細胞移動抑制試驗
體外培養的致敏淋巴細胞在致敏藥物作用下,釋放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本試驗主要檢測T細胞功能,抑制試驗陽性提示對該藥物遲發超敏反應的存在。
(4) 嗜堿粒細胞脫粒試驗
致敏藥物與患者的特異性IgE抗體起反應,使嗜堿粒細胞脫顆粒,若脫顆粒細胞計數達50%以上即為陽性。對診斷I型反應有一定幫助。
如何護理?
病人應絕對臥床休息。多喝開水及輸液可加速過敏藥物的排泄。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高能量、易消化的清淡飲食。忌食動物蛋白性食物和海鮮發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飲酒。
如果確診了是藥疹就應該馬上開始治療,不然過敏癥狀有可能會更加嚴重,厲害的甚至會威脅生命,所以對于藥疹患者一定要重視。特別是小寶寶長藥疹的時候,往往危害更大,對于寶寶用藥家長應格外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