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鹽酸吉西他濱沖洗膀胱劑量 灌注治療吉西他濱要注意什么
大量臨床研究證實,經尿道膀胱腫瘤切除術,可用于非肌性浸潤性膀胱癌。無隨訪的膀胱灌注治療,5年內復發率約70-80%。復發的主要原因是:原發性腫瘤、術中腫瘤細胞脫落或生長、已有的移行上皮增生或不典型病變的起源、膀胱上皮繼續受到尿中致癌物的刺激。如果使用正確的膀胱灌注療法,復發率可以減少一半。術后常規膀胱灌注化療能有效預防膀胱癌復發,抑制腫瘤向浸潤的進展。
1、理想的膀胱灌注化療,應是藥物在膀胱上皮內迅速達到有效濃度,全身吸收較少,毒性和副作用較小。目前膀胱癌常用的膀胱內藥物有吉西他濱、羥基喜樹堿、吡柔比星、絲裂霉素等。中危非肌性浸潤性膀胱癌切除后,除24小時立即膀胱灌注外,應每周隨訪一次,4-8周,每月隨訪一次,持續3-12個月,維持膀胱灌注6-12次。
2、膀胱灌注可殺死膀胱內的一些小腫瘤或潛在腫瘤,因為液體只接觸膀胱內壁,不會進入血液,所以在靜脈化療中不會引起嘔吐、脫發、白細胞減少和肝腎功能損害等副作用。約10-25%的患者在膀胱沖洗時會出現不良反應。
3、尿頻和尿急藥物刺激膀胱粘膜下神經,增加膀胱敏感度,引起尿頻和尿急。在癥狀明顯緩解后,應進行心理護理,緩解緊張,多喝水,多排尿,繼續灌注治療或延長灌注間隔。如果在灌注后發生尿路感染,可以適當使用抗生素。
血尿主要由藥物刺激膀胱黏膜引起。灌注后,要求患者多喝水,等待血尿消失。治療推遲了一周。膀胱黏膜修復后,患者接受膀胱灌注治療。尿路疼痛主要發生在尿道炎癥或術后留置導管摘除的患者,尿路感染患者應在膀胱灌腸前進行消炎治療。尿道狹窄主要是由于反復導尿損傷尿道粘膜所致,選擇細而軟的尿道。嚴格的無菌操作和充分的尿道潤滑可以減少尿道狹窄的發生。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