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心臟老是憋得慌怎么回事 心臟老疼怎么回事
隨著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有越來越多的人時不時就出現心慌的問題,而這之中,青年人有這種感受的數量正在上升。而隨著數量的上升,人們總是會問,是不是出現心慌就意味著患上了心臟病?是不是出現心慌就意味著心臟有問題,需要對心臟進行治療?其實不然。
心悸就等于心臟病?
實際上,心慌”是心血管疾病癥狀——“心悸”的通俗表述,這也是心臟病最常見的癥狀之一。心功能不全的患者,一活動就心跳加速,出現心悸(心慌)的癥狀;心律失常的患者,每當心律異常時,也出現心悸的癥狀。無論是心功能不全還是心律紊亂,心悸都是在心臟處于病理狀況下發生的。這種普遍存在的緊密聯系,使許多人一說到心慌,就會想到心臟病。
一些抑郁癥、心臟神經官能癥、更年期綜合征患者,他們或因心理壓力、精神刺激,或因勞累、憂慮、失眠,甚至無緣無故就出現心慌的癥狀。幸好這一類心慌,既不是心臟病所引起,也不至于對心臟造成實質性的損害。
心悸是可能是這些疾病的信號
事實上,心悸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臨床癥狀。要尋求導致心慌的原因,就應該觀察伴隨心慌的其他癥狀,追問心慌患者的病史,注意心慌發生的時間、伴隨癥狀、與勞動的關系以及進行一些必要的檢查。如果不是偶然一次的心慌,就應該正確對待。既不要憂心忡忡,認為自己一定得了嚴重的心臟病,也不要一笑置之,認為只是神經衰弱而已。
因此,應將心慌當作一種信號,及時發現潛藏在它背后的疾患,如嚴重貧血、病毒性心肌炎、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有效治療,使身體早日恢復健康。
此外,不少抑郁癥患者都會出現心慌、胸悶等癥狀,這些患者常誤認為自己得了心臟病,并反復去醫院檢查。所以,那些自覺“心慌”嚴重的患者,經過各種檢查又找不到心臟病和其他軀體疾病的證據時,建議去精神科或心理咨詢科就診,以免延誤正確的治療。
那么為什么會出現心悸呢?
人的心臟一直在不停地跳動,但正常情況下我們沒有感到心跳或心前區不適。只有當心率加速、脈搏增強或心律紊亂時,才會有心跳、心慌或心前區不適的感覺,即心悸。
引起人們心悸的原因
1、心房顫動,簡稱房顫,也可以出現心悸現象。房顫是指心房節律不規則,時快時慢。
2、陣發性心動過速。
3、心臟過早搏動,就是在心臟正常的有節律的跳動中,突然提前跳動一次,然后有一個較長時間的間歇,我們稱這一次跳動為過早搏動,或稱期前收縮;有早搏的人一般會有心悸的感覺。至于早搏的原因,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