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心臟病怎樣治療最有效 心臟病怎樣治療才能根治
先天性心臟病,簡稱“先心病”,是胎兒時期心臟和大血管發育異常所導致的先天心血管系統畸形,是小兒時期最常見的心臟病。據統計,每1000名新生兒中,有6~7名有先天心臟畸形。多數先心病患兒發育較同齡的孩子差些,身體虛弱,容易反復患感冒或肺炎,且常常遷延不好,因而家長需要在孩子的衣食、運動和其他疾病的預防等方面,給予加倍細心和耐心的照顧。
心臟病患者一般以手術治療為主,部分先心病也可行介入治療。先天性心臟病的手術最佳時間是一個最簡單回答,又最難回答的問題。一般來講,從患兒適應手術能力,配合術后治療,不影響學習等方面來考慮,以 3-6 歲為最佳,但一定結合具體疾病、病人具體的情況決定。
有些先天性心臟病必須早期手術,否則失掉良好的手術機會,如大的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由于大量左向右分流,嬰兒期反復肺部感染伴心力衰竭,單純藥物治療難以控制,往往伴重度肺動脈高壓,因此應及早完成手術,一般 1 歲以內,甚至小于半歲。但是 2 歲以內的中小室間隔缺損,如果臨床無癥狀,心電圖影響不大,生長發育正常,可等到 2 歲以后再決定手術,因大約 30%-40% 的膜部、肌部室間隔缺損可以隨年齡增長自然閉合。
雖然目前的心臟手術技術及設備、體外循環、麻醉水平都已很高,但畢竟存在不少的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而且年齡越小,難度越大,因此對身體生長發育及心臟影響較小的先天性心臟病如房間隔缺損、小的室間隔缺損及動脈導管未閉最好等到較大年齡手術為宜。法樂氏四聯癥手術最佳年齡 3-6 歲,但如有缺氧發作發生,便無年齡限制。青紫特別嚴重、肺動脈條件極差者,亦可考慮先做主動脈 - 肺動脈轉流手術,以提供較充分的肺血流,促進肺血管發育,然后 1-2 年內完成根治手術。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