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生兒敗血癥產后感染一般發生在 新生兒敗血癥最易合并的疾病是
說起敗血癥,許多的人們都會感到害怕。一般多數人都會認為敗血癥只會發生在一些中年人的身上。其實對于一些新出生的嬰兒來說,經常會發生敗血癥的現象。那么,為什么新出生的嬰兒易患敗血癥呢?
出生前感染:如在母親妊娠后期存在感染,如絨毛膜炎、泌尿道感染,可直接導致寶寶宮內感染;
出生時感染:寶寶出生時,胎膜早破超過18小時,或是接生時消毒不嚴,均可導致出生時感染;
出生后感染:生后感染因素較多,常見的有
a、臍部感染侵入血源;
b、皮膚感染,如膿皰病、軟組織感染、肛周膿腫等,細菌可擴散進入血液;
c、挑馬牙、擠乳頭、擠癤腫、刮豬毛風等不良民俗導致感染;
d、長期動靜脈置管、氣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
e、早產低出生體重兒、住院時間長患兒由于免疫力低下易發生感染。
由于以上易感因素,導致新生兒敗血癥發病率高、危害大,部分患兒將發展成化膿性腦膜炎,引起腦積水、硬膜下積液、腦膿腫等嚴重并發癥,最終導致患兒抽搐、智力低下、運動發育落后等。
而新生兒敗血癥的臨床表現不典型,缺乏特異性,常有少吃、少哭、少動、面色不好、精神反應差等表現,如為體壯兒常見癥狀為發熱,但早產兒、體弱兒又多見體溫正常。有的寶寶還會有黃疸迅速加重、呼吸急促、心率加速,甚至驚厥等表現。
雖然,新生兒敗血癥的表現缺乏特異性,但臨床診斷該病并不困難,治療效果絕大多數也是良好的,關鍵是盡量根據血培養藥敏結果選用抗生素,且抗生素的劑量療程要足夠。為了及早發現、及時治療避免產生休克、腦膜炎等不良后果。
通過上述對于嬰兒易患敗血癥的原因的分析,我們知道了嬰兒患敗血癥的多數原因與準媽媽們在孕產期間的身體狀況有關。這就需要準媽媽們在懷孕期間要特別關注自己的飲食及一些身體的變化情況,一旦孕產婦或嬰幼兒出現身體健康狀況要及時就醫,積極配合醫務人員的檢查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