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小兒陰虛發熱的臨床特點是什么 陰虛發熱什么意思
陰虛發熱是屬于中醫的范疇。中醫學顯示,人的身體有陰陽之分。人身體的精氣神代表陰,身體的各種功用活動代表陽。通常陰陽相互依存,相互平衡,如果打破這種平衡,就會出現陰盛陽衰或陽盛陰衰的現象,從而引發疾病。
小兒的體質特點是陰陽相對不足,在一些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容易發生外感熱病。小兒高熱或長期發熱,常常可傷及津液,從而導致陰虛發熱。
小兒陰虛發熱在臨床主要表現為午后低熱、盜汗、手足心熱、煩躁、口渴,舌質紅少苔,脈象細數。這些癥狀的產生,主要是由于熱病傷及了人體的精血津液,使物質基礎不足,也就是陰的不足,陰虛則勢必使陽氣相對亢盛,因此出現低熱、煩躁、口渴等虛熱表現。
陰虛發熱是兒科比較常見的一個病證,多發生于小兒各種感染性疾病的后期,尤其多見于小兒高熱以后。西醫對小兒熱病后期的持續低熱等癥狀缺乏有效的治療方法,而中醫中藥的治療常可獲得很好的療效。中醫治療小兒陰虛發熱主要采用滋陰清熱的方法,即補充人體陰的不足,以調整陰陽的動態平衡。常用的滋陰類中藥有沙參、麥冬、生地、地骨皮、天花粉、玉竹、青蒿、白薇等。對體質虛弱的小兒可以用西洋參煎水服,西洋參既能滋陰,又能補益氣血,增強體質,從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復。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要嚴格進行體格檢查,從而明確診斷小兒是否患有陰虛發熱。對器質性疾病引起的發熱狀況,視情況變化進行治療。如果是風濕病所造成的的低熱需采取抗風濕醫治,總之,對癥下藥很重要。
Tags: